2013年《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重点知识:融资风险分析
三、融资风险分析
融资风险分析是项目风险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与项目其他方面的风险分析紧密相关。融资风险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识别融资风险因素、估计融资风险程度、提出融资风险对策。融资风险分析既涉及因融资活动所产生的投资风险问题,也涉及融资方案的实施所遇到的风险。项目的融资风险分析主要包括:资金运用风险、项目控制风险、资金供应风险、资金追加风险、利率及汇率风险。
(一)资金运用风险
资金运用风险主要是项目运用所筹资金投资失败带来的风险。同样,项目投资活动的其它原因导致投资失败往往可以利用融资活动,全部或部分将损失转移给资金提供者即出资人。
如果出资人承受的风险大,就会要求筹资人承担比较高的融资成本;出资人承受的风险较小,筹资人承担的融资成本也相应比较低。
因此,在制定融资方案时,需要详细分析项目的整体风险情况,评估项目投资失败的可能性,进而考虑融资过程中对此风险的对策和措施。如果风险较大,就可以通过股权融资等方式让更多的出资人来共同承担风险,或利用项目融资模式限定筹资人或项目发起人的风险承受程度。
(二)项目控制风险
融资带来的项目控制风险主要表现在经过融资活动后,筹资人有可能会失去对项目的某些控制权,特别是通过股权等涉及项目控制权的资本金融资方式,项目在获得资金的同时,筹资人会相应的失去一定的项目控制权;也可能会丧失项目的部分预期收益。如果这种收益高于以其他融资方式获得资金的机会成本,就可以视为筹资人的一种损失。
但是,筹资人在丧失这种机会收益的同时,也向股权投资人转嫁了未来这部分投资失败的风险。因此,不同方面的融资风险和应对风险的对策之间存在相互关联性。筹资人需要综合权衡以定取舍。如果未来投资的风险很大,筹资人就可以较多地运用股权融资等方式一方面筹措资金一方面转移风险;如果未来投资的风险较小,筹资人就应尽量使用不涉及项目控制权的融资方式,比如银行借款等债务融资方式。
(三)资金供应风险
资金供应风险是指融资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资金不落实,导致建设工期拖长,工程造价升高,原定投资效益目标难以实现的风险。在项目融资方案的设计中应当对预定的出资人出资能力进行调查分析,也要对出资人的出资能力变化趋势进行调查和分析预测。
考虑到出资人的出资风险,在选择项目的股本投资人及贷款人时,应当选择资金实力强、既往信用好、风险承受能力大、所在国政治及经济稳定的出资人。
(四)资金追加风险
项目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变化 导致项目的融资方案变更,需要追加融资额。为规避这方面的风险,一方面需要加强项目前期的分析论证及科学合理的规划,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和监控;另一方面,项目需要具备足够的再融资能力。在项目的融资方案设计中应当考虑备用融资方案
(五)利率及汇率风险
1、利率风险
采取浮动利率贷款,贷款的利率随市场利率变动,如果未来利率升高,项目的资金成本将随之上升。反之,未来利率下降,项目的资金成本随之下降。
采取固定利率贷款,贷款利率不随市场利率变动,但如果未来市场利率下降,项目的资金成本不能相应下降,相对资金成本将变高。
采取何种利率,应当从更有利于降低项目的总体风险考虑。
2、汇率风险
国际金融市场上,各国货币的比价在时刻变动,这种变动称为汇率变动。项目使用某种外汇借款,未来汇率的变动将会使项目的资金成本发生变动,从而产生汇率风险。为了防范汇率风险,对于未来有外汇收入的项目,可以根据项目未来的收入币种选择借款外汇和还款外汇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