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咨询工程师教材重点:社会评价报告的要求(1)
社会评价报告的要求
(一)社会评价报告的内容深度要求
社会评价报告是社会评价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评价承担单位向其委托单位提交的工作文件,是政府有关部门对有关建设项目进行审批、核准或备案的重要依据,其内容应该达到以下要求:
1、社会评价报告总体上应做到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实用性强,全面回答了有关各方所关注的涉及社会评价的各方面问题。
2、项目背景的社会信息以及相关社会层面的项目受益人群范围应界定清楚,包括对社会经济和人口统计特征、社会组织和社会服务、文化接受程度和融合能力、受益人群参与项目相关活动的可能性等方面的阐述。
3、解释在所选定的需要进行社会调查和评价的受影响范围及特定社会环境条件下所开展的社会评价工作的过程、目的及效果,包括为开展相关社会评价工作所采用的策略和方法:
4、确认主要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支持项目的意愿、目标人群对项目内容的认可和接受程度等:
5、阐明需要由拟建项目来解决的社会问题及解决方法;在需要时制定缓解负面社会影响后果的方案;如果所造成的负面社会影响后果不能由项目业主自身来解决,阐述其他可供选择的解决途径。
6、为增强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项目的能力提出具体方案;为提高项目透明度和确保社会公平、减轻贫困和降低社会风险提出具体方案;制定必要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方案;在少数民族群体将会受到负面影响时,按国际惯例制定符合少数民族特殊需求的方案;
7、提出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的角度,提升项目实施效果及实现项目预期目标的有关建议,并提出使项目机构能够继续自我发展且符合当地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的策略和途径;
8、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测评估机制提出建议,从而通过把重点放在符合项目社会发展目标的投入、过程、产出和结果上,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测评估体现做出制度性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