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检查要点
(1)检查原材料
施工现场原材料、构配件的采购和堆放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要求:其规格、型号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已见证取样,并检测合格;是否已按程序报验并允许使用;有无使用不合格材料,有无使用质量合格证明资料欠缺的材料。
(2)检查施工人员
1)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尤其是质检员、安全员等关键岗位人员是否到位,能否确保各项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是否落实;
2)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人证是否相符,是否进行了技术交底并有记录;
3)现场施工人员是否按照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3)检查基坑土方开挖工程
1)土方开挖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到位,开挖条件是否具备;
2)土方开挖顺序、方法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3)挖土是否分层、分区进行,分层高度和开挖面放坡坡度是否符合要求,垫层混凝土的浇筑是否及时;
4)基坑坑边和支撑上的堆载是否在允许范围,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5)挖土机械有无碰撞或损伤基坑围护和支撑结构、工程桩、降压(疏干)井等现象;
6)是否限时开挖,尽快形成围护支撑,尽量缩短围护结构无支撑暴露时间;
7)每道支撑底面粘附的土块、垫层、竹笆等是否及时清理;每道支撑上的安全通道和临边防护的搭设是否及时、符合要求;
8)机械工作是否有专人指挥,有无违章、冒险作业。
(4)检查砌体工程
1)基层清理是否干净,是否按要求用细石混凝土/水泥砂浆进行了找平;
2)是否有“碎砖”集中使用和外观质量不合格的块材使用现象;
3)是否按要求使用皮数杆,墙体拉结筋型式、规格、尺寸、位置是否正确,砂浆饱满度是否合格,灰缝厚度是否超标,有无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4)墙上的架眼、工程需要的预留、预埋等有无遗漏等。
(5)检查钢筋工程
1)钢筋有无锈蚀、被隔离剂和淤泥等污染现象;
2)垫块规格、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强度能否满足施工需要,有无用木块、大理石板等代替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垫块的现象;
3)钢筋搭接长度、位置、连接方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搭接区段箍筋是否按要求加密;对于梁柱或梁梁交叉部位的“核心区”有无主筋被截断、箍筋漏放等现象。
(6)检查模板工程
1)模板安装和拆除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要求,支模前隐蔽内容是否已经验收合格;
2)模板表面是否清理干净、有无变形损坏,是否已涂刷隔离剂,模板拼缝是否严密,安装是否牢同;
3)拆模是否事先按程序和要求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审并签认,拆模有无违章冒险行为;模板捆扎、吊运、堆放是否符合要求。
(7)检查混凝土工程
1)现浇混凝土结构构件的保护是否符合要求;
2)构件拆模后构件的尺寸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有无质量缺陷,缺陷修补处理是否符合要求;
3)现浇构件的养护措施是否有效、可行、及时等;
4)采用商品混凝土时,是否留置标养试块和同条件试块,是否抽查砂与石子的含泥量和粒径等。
(8)检查钢结构工程
主要检查内容:钢结构零部件加工条件是否合格,安装条件是否具备;施工工艺是否合理、符合相关规定;钢结构原材料及零部件的加工、焊接、组装、安装及涂饰质量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要求等。
(9)检查屋面工程
1)基层是否平整坚固、清理干净;
2)防水卷材搭接部位、宽度、施工顺序、施工丁艺是否符合要求,卷材收头、节点、细部处理是否合格;
3)屋面块材搭接、铺贴质量如何、有无损坏现象等。
(10)检查装饰装修工程
1)基层处理是否合格,是否按要求使用垂直、水平控制线,施工工艺是否符合要求;
2)需要进行隐蔽的部位和内容是否已经按程序报验并通过验收;
3)细部制作、安装、涂饰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4)各专业之间工序穿插是否合理,有无相互污染、相互破坏现象等。
(11)检查安装工程等
重点检查是否按规范、规程、设计图纸、图集和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是否有专人负责,施工是否正常等。
(12)检查施工环境
1)施工环境和外界条件是否对工程质量、安全等造成不利影响,施工单位是否已采取相应措施;
2)各种基准控制点、周边环境和基坑自身监测点的设置、保护是否正常,有无被压(损)现象;
3)季节性天气中,工地是否采取了相应的季节性施工措施,比如暑期、冬季和雨季施工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