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辅导资料:民用建筑的构造
一、建筑构造的影响因素
1.荷载因索的影响
作用在建筑物上的荷戴有结构自重、使用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作用等。
2.环境因素的影响
自然因素包括:风吹、日晒、雨淋、积雪、冰冻、地下水、地震等;人为因素包括:火灾、噪声,化学腐蚀、机械摩擦与振动等。
3.技术因索的影响
技术因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施工方法对建筑建造设计的影响。
4.建筑标准的影响
建筑标准一般包括造价标准、装修标准、设备标准。
二、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
1.坚固实用,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足够的整体性,安全可靠,经久耐用。
2.技术先进
3.经济合理
4.美观大方
三、民用建筑主要构造要求
1.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建筑高度,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计算。
2.非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平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坡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局部突出屋面的占屋顶平面面积不超过1/4者,不计入建筑高度。
3.不允许突出道路和用地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地下建筑及附属设施、地上建筑及附属设施。
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人行道路面上空:2.5以上允许突出的凸窗、窗扇、窗罩、空调机位,突出深度不应大于0.50m;
(2)在无人行道的道路路面上空,4m以上允许突出空调机位、窗罩,突出深度不应大于0.50m。
4.建筑物用房的室内净高:楼地面完成面至吊顶或楼板或粱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地下室、局部夹层、走道净高不应小于2m。
5.严禁将幼儿、老年人生话用房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6.架空层及避难层的净高不应低于2m。
7.建筑卫生设备间距规定。
8.台阶与坡道设置应符合: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0m,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
9.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栏杆必须采用垂直杆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10.楼梯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0m。
11.烟道或通风道应伸出屋面,平屋面伸出高度不得小于0.60m,且不得低于女儿墙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