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知识点:隧道结构组成
一、概念及分类
隧道通常是指用作地下通道的工程建筑物。按地层分为岩石隧道(软岩、硬岩)、土质隧道;按所处位置分为山岭隧道、城市隧道、水底隧道;按施工方法分为矿山法、明挖法,盾构法等;按埋置深度分为浅埋和深埋隧道;按断面形式分为圆形、马蹄形、矩形隧道等;按国际隧道协会(ita)定义的断面数值划分标准分为特大断面(100㎡以上)、大断面(50~100 ㎡)、中等断面(10~50 ㎡)、小断面(3~10 ㎡)、极小断面(2~3 ㎡);按车道数分为单车道、双车道、多车道;按照长度分为特长隧道:l>3000m,长隧道:3000≥l≥1000m,中隧道:1000>l>500m,短隧道:l≤500m;按隧道间的距离分为连拱、小净距和分离式隧道。
二、组成
隧道结构构造,由主体构造物和附属构造物两大类组成。主体构造物是为了保持岩体的稳定和行车安全而修建的人工永久建筑物,通常指洞身衬砌和洞门构造物。附属构造物是主体构造物以外的其他建筑物,是为了运营管理、维修养护、给水排水、供配发电、通风、照明、通信、安全等建造的。
(一)洞门
1.洞门常见类型有:端墙式洞门、翼墙式洞门、环框式洞门、遮光式洞门等。
2.洞门构造:
(1)洞口仰坡地脚至洞门墙背应有不小于1.5m的水平距离。洞门端墙与仰坡之间水沟的沟底与衬砌拱顶外缘的高度不应小于1.0m。洞门墙顶应高出仰坡脚0. 5m以上。
(2)洞门墙应根据情况设置伸缩缝、沉降缝和泄水孔。但墙身厚度不得小于0.5m。
(3)洞门墙基础必须置于稳固地基上。
(二)明洞
当隧道埋深较浅,上覆岩(土)体较薄,难采用暗挖法时,则应采用明挖法来开挖隧道,用这种明挖法修筑的隧道结构,通常称明洞。明洞具有地面、地下建筑物的双重特点,既作为地面建筑物用以抵御边坡、仰坡的坍方、落石、滑坡、泥石流等病害,又作为地下建筑物用于在深路堑、浅埋地段不适宜暗挖隧道时,取代隧道的作用。
类型:明洞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拱式明洞和棚式明洞。按荷载分布,拱式明洞又可分为路堑对称型、路堑偏压型、半路堑偏压型和半路堑单压型。按构造,棚式明洞又可分为墙式、刚架式、柱式等。根据明洞的用途、地形、地质条件、荷载分布情况、运营安全、施工难易以及条件等进行具体分析、比较,确定明洞形式。
(三)衬砌
衬砌的平、纵、横断面形状由道路隧道的几何设计确定,衬砌断面的轴线形状和厚度由衬砌计算决定。隧道的衬砌结构形式,主要是根据隧道所处的地质地形条件,考虑其结构受力的合理性,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水平等因素来确定的。衬砌种类繁多,按隧道断面形状,分为曲墙、直墙、圆形、矩形以及喇叭口衬砌;按支护理论,分为整体式衬砌、复合式衬砌和喷锚衬砌。
(四)附属设施
隧道的附属设施是指为确保交通安全和顺适而设置的通风设施、照明设施、安全设施、供配电设施、应急设施等。其中,《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规定:照明设计应综合考虑环境条件、交通状况、土建结构设计、供电条件、建设与运营费用等因素;长度大于100m的隧道应设置照明;隧道照明灯具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65。

扫码领取二建备考资料进入二建备考群


53:51
62:37
46:34
62:53
50:51
59:19
3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