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分享,早日上岸!

扫码了解并领取一造资讯及资料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一级造价工程师 > 备考资料 > 复习资料 > 正文

2011造价工程师考试土建备考资料:地下交通工程

2010-12-09 14:59  来源:  字体:  打印

  二、地下交通工程

  (一)地下铁路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和地下铁路的建设,近年来,一些城市形成了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其定义为:凡以电能为动力,采用轮轨运行方式的交通系统,旅行速度大于30km/h,单向客运能力超过1万人·次/h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它主要由地面铁路、高架铁路和地下铁路组成。

  地下铁路有很多优点。如运行速度快、运送能力大;准点、安全;对地面无太大影响(噪声小,无震动,不妨碍城市景观);不存在人、车混流现象,没有复杂的交通组织问题;不侵占地面空间;环境污染小。但是,地铁建设在地下,施工条件困难,工期长,工程建设费用较地面高。因此,对地下铁路建设必须做好可行性研究。

  1.地下铁路建设的前提条件分析

  地铁建设投资巨大,往往一个地铁车站就需要耗资人民币十几亿,而利用相同资金建设高架道路,至少能修2km长,因此,真正制约地下铁路建设的因素是经济性问题。城市地下铁路建设必须考虑以下三点:

  (1)城市人口。按资料统计分析,城市人口100万,应作为城市地铁建设的宏观前提。

  (2)城市交通流量。按城市人口多少评估该城市是否需要修建地铁只能是一种宏观前提,我国人口超过100万的特大城市已有30多个,其中一些省会城市,是在建国后的40年中发展起来的,道路系统较完善,地面上各种原有的交通方式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虽然人口已超过百万,但除市中心区交通问题较多外,并未严重到必须修建地铁才能解决的地步。因此,有些专家认为,城市交通干道是否存在单向客流量超过2万人·次/h的情况(包括现状和近期预测),是判断是否修建地铁的“分水岭”。同时,即使存在这一情况,也只能是在采取增加车辆或拓宽道路等措施后仍无法满足客流量的增长时,才有必要考虑建设地铁。

  (3)城市地面、上部空间进行地铁建设的可能性。我国城市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相比,在交通等问题上存在如下不同点:国外发达国家城市中心区促使交通问题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城市中心区土地的超强度开发,建筑容量、商业容量、业务容量过分膨胀;原有道路框架不胜重负,其地面、上部空间已在可能的技术条件下充分开发,调整余地不大。我国城市中心区在交通问题上往往表象上与国外发达城市相似,但实质上还不尽相同。我国的地面、上部空间并未充分开发,地面存在很大的改造调整余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有这种特点。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为您推荐

阅读排行

更多
2025一造辅导

免费视频

更多
  • 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达江老师

  • 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
    建设工程计价

    李娜老师

  • 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建)

    王英老师

  • 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安装)

    陈江潮老师

免费题库

更多

免费资料下载排行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