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分享,早日上岸!

扫码了解并领取一造资讯及资料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一级造价工程师 > 备考资料 > 复习资料 > 正文

造价工程师考试辅导资料:地下交通工程(1)

2011-06-20 11:41  来源:  字体:  打印

  (一)地下铁路

  凡以电能为动力,采用轮轨运行方式的交通系统,旅行速度大于30km/h,单向客运能力超过1万人次/h,这样的交通系统即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它主要由地面铁路、高架铁路和地下铁路组成。

  地下铁路的优点:速度快,运送能力大,安全,交通组织简单。缺点:施工困难,工期长,造价高。

  1.地下铁路建设的前提条件分析

  真正制约地下铁路建设的因素是经济性问题。城市地下铁路建设必须考虑以下三点:

  (1)城市人口。按资料统计分析,城市人口100万,应作为城市地铁建设的宏观前提。

  (2)城市交通流量。按城市人口多少只能是一种宏观前提,只能是在采取增加车辆或拓宽道路等措施后仍无法满足客流量的增长时,才有必要考虑建设地铁。

  (3)城市地面、上部空间进行地铁建设的可能性。我国的地面、上部空间并未充分开发,地面存在很大的改造调整余地。

  2.地下铁路路网的基本类型及其布置原则

  (1)地下铁路路网的基本类型。

  1)单线式。仅在客运最繁忙的地段重点地修一、二条线路。

  2)单环式。在客流量集中的道路下面设置地铁线路,并闭合成环,便于车辆运行,减少折返设备。

  3)多线式。城市具有几条方向各异或客流量大的街道,可设置多线式线路网,这几条线路往往在市中心区交汇,这样,便于乘客自一条线路换乘另一条线路,也有利于线路的延长扩建。

  4)蛛网式。该路网由多条辐射状线路与环形线路组合,其运送能力很大,可减少旅客的换乘次数,又能避免客流集中堵塞,减轻像多线式存在的市中区换乘的负担。

  5)棋盘式。地铁线路沿城市棋盘式的道路系统建设而成,线路网密度大,客流量分散,但乘客换乘次数增多,增加了车站设备的复杂性。

  (2)地下铁路网布置的基本原则。

  1)基本走向要满足城市交通的需要。

  2)要充分利用城市现有道路网。

  3)必须考虑城市的发展远景。

  4)应考虑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为您推荐

阅读排行

更多
2025一造辅导

免费视频

更多
  • 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达江老师

  • 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
    建设工程计价

    李娜老师

  • 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建)

    王英老师

  • 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安装)

    陈江潮老师

免费题库

更多

免费资料下载排行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