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报错页面_建设工程教育网

您访问的页面已经离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页或者返回首页
9秒后跳转到建设工程教育网首页
 > 正文

装修“潜规则”

2010-09-19 11:07  来源于网络  【  【打印】【我要纠错】

  时下,市场上出现了不同形式的“设计师俱乐部”,名义上是在传播设计概念,而其背后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调查数据显示:现有44.1%的人认为自己曾遭遇过装修消费“潜规则”,但超过七成的人选择了“忍”。设计师“吃回扣”现象由来已久,以“设计回扣”为关键词百度搜索,相关信息竟然多达40万余条。

  老百姓辛辛苦苦买套房子不容易,没想到迎接自己的却是家装师毫不手软的当头一棒,如此情形,不由得令人喟然长叹。尽管家装行业的回扣早已不是秘密,但多数消费者除了一声长叹之外,还真没有太多办法——房子终归需要装修。

  令很多人不解的是,既然经销商如此舍得下血本给家装师回扣,为什么不直接降价售给消费者呢?答案其实很简单,普通消费者无法给经销者提供长期稳定的客源。其背景是,当前的各类建材市场大多处于无序竞争的乱象,各类建材门市多如牛毛,但叫得响的品牌并不多,专业知识的匮乏使消费者根本无从判断。于是家装师的意见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正是因为手握消费者这样有力的筹码,家装师才可以与商家讨价还价,在这场利益均沾的合谋中,蒙在鼓里的消费者注定是唯一的输家。

  消费者之所以忍受家装公司的层层盘剥,是因为信息壁垒,使他们投诉无门,而这一新兴行业又缺乏明确的主管单位,其所依靠的不过是企业自律与公众监督。企业自律不可靠,公众监督力有所不逮,此时此刻,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或许应该出手了。破解当前的混乱局面,首先应规范建材销售市场的经营秩序。可以想象,如果建材市场能够建立起良好的经营管理秩序,各类建材价格公开合理,经销商自然无需借助于家装师推销产品,公众自然也无需忍受其无止境的盘剥。如果说笼统地规范家装收费不太现实的话,规范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建筑材料显然更加容易实现。

  实际上,家装师从来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们奔波忙碌的身影背后,是一个个光鲜亮丽的家装公司。显而易见,规范家装行业的重点当从规范各类家装公司着手,由此必然要求强化其行业协会的管理职能。早自1997年起,建设部就先后制订颁布了《家庭居室装饰装修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委托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协助做好家庭居室装饰装修有关管理工作的通知》,并与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共同确定并提出了《关于在部分城市开展家庭居室装饰装修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用以规范家装市场的管理。当前的混乱局面,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家装协会的失职。要知道,行业协会的作用从来就不仅仅是收费,同时还有管理,如果行业协会不能协调内部管理以取信于消费者,如何推动本行业的健康发展?可资考虑的是,能否在抬高家装公司准入门槛的同时健全退出机制,从而将那些害群之马及时扫地出门,维护本行业的根本利益。无论家装协会会否出手,说到底只有一句话,影响百姓民生的装修“潜规则”不能没人管。

延伸阅读:潜规则 装修 设计概念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