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报错页面_建设工程教育网

您访问的页面已经离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页或者返回首页
9秒后跳转到建设工程教育网首页
 > 正文

地面采暖系统知识漫谈

2010-10-11 11:31  来源于网络  【  【打印】【我要纠错】

  1、 电地暖的由来

  1926年欧洲开始安装电地暖,至今仍在使用。

  1998年左右,地暖从韩国及日本引进,但因国内集中供暖等方面的优势,水暖在国内发展迅速。

  2、 地暖发展的现状

  1)、目前国际上,据不完全统计,1983年西德地面辐射供暖占有33%,日本为85%,韩国为95%。

  2)、因传统采暖方式的限制,国内从引进后,水暖发展迅速。电采暖方式从电热膜、碳晶、发热电缆等方式逐步引进。

  3)、发热电缆采暖方式目前从国内部分地区占相当大的部分。

  3、电采暖发展前景

  国内目前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内相当大的资源需从国外进口,国内资源逐渐减小,石油、天然气会逐渐上涨,而电能可以从风能、水能、核能等取得。

  4、 发热电缆简介

  发热电缆供暖系统由温控器(配有温控传感器)和发热电缆线组成。发热电缆的导电性、发热量控制率、耐老化性、耐腐蚀性等各项技术指标应通过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验检中心、国家家电检测中心等多家权威机构的论证和检测,并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调所对地面发热电缆供暖系统进行真实,可靠的运行测试,并应出具完整的测试报告。2004年中国地暖委发布《地暖辐射技术规程JGJ142-2004》行业标准更为中国地暖翻开了标志性的一页。

  电力作为清节的能源,具有多种可再生的方式,节省运行费用。利用在城市供暖中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对地球逐渐暖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使用电力做为地暖的热源是绝对环保的。政府有关部门已出台了峰谷电相应的鼓励政策,既利用谷电时段将温度适当调高,平常则把温度调低;利用混凝土蓄热大的热点“削峰填谷”,降低用户系统运行费用。采取此种经济的运行调节,可以大大节省运行费用。

  5、 安泽发热电缆简介

  1)、安泽发热电缆前身是生产电加热器的厂家,有30多年的历史,目前每三台海尔空调里的不锈钢加热管就有一台是安泽生产的。

  2)、从1999年开始与挪威耐克森合作生产发热电缆的接头,2000年引进耐克森的生产技术及工艺后,开始创造自己的安泽品牌。

  6、安泽发热电缆目前在国内的地位

  7、地地暖的几大疑问

  1)、耗电量

  2003年中国地暖委与北京供暖委员会联合就北京回龙观白鹿雅园的耗电量做测算,每平米每小时为18.6W,用温控器控制,每天用10个小时,则每天的用电量为0.2度以内,考虑到其它因素,每平米为0.2-0.4度电。每月电缆为300元-600元。

  2)、安全性

  发热电缆生产时经过7道检测工艺:1、芯线检测,2、交联聚乙烯生产后的2道检测,3、挤出PVC时的一道检测,均为6000V,4,成品检测2道(2000V,8秒的泄露电流,电阻),5、成品入库检测。

  发热电缆安装时的检测4道:1、安装前检测(电阻、泄露电流),2、铺装完成时的检测(电阻、泄露电流) ,3、浇铸混凝土后的检测(电阻、泄露电流),4、安装温控器前的检测

  3)、如果破损后怎么办?

  如果电缆在安装时破损了,我们可以用探伤仪来检测,然后再做个外置式接头,强调我们的外置式接头以前是为耐克森加工的。

  4)、有没有电磁辐射?

  我们的产品没有电磁辐射。有美国贝克实验室的电磁辐射检测报告。

  5)、有没有功率衰减的现象?

  发热电缆没有功率衰减的现象,而电热膜及碳晶则有。详细讲解电磁辐射的事,讲解为什么碳晶和电热膜不能进入行业标准的事

  6)、增容的问题

  有些大房子需要考虑增容的问题,可以跟他们说:电暖的设计功率与空调的差不多,在小户型里绝对没有问题。2、因温控器的控制,我们可以很方便做到分室控制。

延伸阅读:知识 系统 采暖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