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政策法规 > 其他类 > 正文

制定「石门水库及其集水区整治特别条例」

2013-09-13 09:56    【  【打印】【我要纠错】

  中华民国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  总统华总一义字第09500012581号令制定公布  全文8条;并自公布日起施行,施行期间六年

  第1条 为确保石门水库营运功能、上游集水区水域环境之保育及有效提升其供水能力,保障民众用水权益,依预算法第八十三条制定本条例。

  本条例未规定者,适用其它法律之规定。

  第2条 本条例之中央主管机关为经济部;中央执行机关为编列各预算之各部会;地方执行机关为台北县、桃园县、新竹县及宜兰县政府。

  中央主管机关办理下列事项:

  一、石门水库及其集水区治理政策之规划及推动。

  二、石门水库及其集水区治理计画及各期实施计画之拟订及推动。

  三、石门水库及其集水区各治理计画之生态调查、评估及与在地民众、团体协商沟通机制之建立。

  四、中央执行机关各期执行计画之审查及核定。

  中央执行机关办理下列事项:

  一、石门水库及其集水区治理计画特别预算之编列。

  二、各期执行计画之拟订、推动及执行。

  三、督导县(市)政府执行本条例之各项工作。

  四、县(市)政府工作计画之核定。

  五、石门水库活化及其自来水供水工程之执行。

  六、配合中央主管机关执行上述工作。

  地方执行机关依相关法令及权责办理。

  中央主管机关每年向立法院报告执行情形。

  第3条 本条例适用范围,为石门水库蓄水范围与集水区整体环境整治、复育及其供水区内之高浊度原水改善设备兴建等相关业务。

  中央主管机关应先依环境、生态保育、地貌维护、集水区整体环境复育,必要时,依危险地区产业活动之禁止、补偿、居住照顾等要素,拟订石门水库及其集水区整治计画。

  中央执行机关依前项整治计画,规划各期执行计画,送第五条石门水库及其集水区整治推动小组审查后,由中央主管机关核定为各期实施计画。

  前项各期实施计画应充分信息公开,并建立与在地居民、生态保育专家之协商机制,以确保相关建设不破坏生态环境。

  第4条 中央政府依本条例支应前条所需经费上限为新台币二百五十亿元,以特别预算方式编列。

  前项预算编制,不受预算法第二十三条不得充经常支出使用之限制。

  第一项经费来源,其中新台币一百三十亿元,得以举借债务或出售政府所持有事业股份方式办理,不受公共债务法第四条第五项有关每年度举债额度之限制。其余新台币一百二十亿元经费,由扩大公共建设投资特别条例特别预算编列支应,其编制程序、支用方法、年限,依本条例办理,不受扩大公共建设投资特别条例之限制。

  第5条 中央主管机关为执行本条例,应依工程、水利、环境、生态专业组成石门水库及其集水区整治推动小组,办理计画审查、督导、管制考核及政策协调等工作,本小组为任务型态,并得置专业专任人员协助,所需人力由中央执行机关编制员额调兼或以约聘雇人员充任。

  依前项进用之约聘雇人员,于本条例施行期间,其续约人数比例不受行政院及所属机关聘雇改进方案及机关组织员额百分之五之限制。

  本条例施行届满后,第一项约聘雇人员不得续约。

  第6条 为加速办理第三条执行事项所需用地涉及都市计画变更者,地方执行机关依都市计画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办理迅行变更或径为变更;涉及非都市土地使用变更者,依区域计画法规定办理。

  第7条 有关集水区整治方案应包含下列各款:

  一、拦砂坝新建计画应依原住民族基本法规定办理。

  二、现有拦砂坝应进行疏浚、拆除或其它改善作业。

  三、禁止新辟产业道路,并对现有产业道路进行必要之改善,惟现有产业道路不得升级或拓宽。

  四、石门水库及其集水区之整体环境生态复育、土地利用型态检讨与禁止、在地住民照顾、及各种有利于整体石门水库及其集水区整治、复育有关之必要措施。

  第8条 本条例自公布日起施行,施行期间六年。

  台湾当局

责任编辑:天蓝
延伸阅读:石门水库 集水区 整治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