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包括明确工期、质量、安全目标及技术规范和检验标准等);
3)人员、物资、机械物资动员周期及进场方式;
4)确定开工前必须完成的准备工作;
5)拟定有效的施工方案,选择适当的施工机具和施工方法;
6)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施工进度;
7)确定劳力、材料、机械物资的需用量及组织和供应途径;
8)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9)质量、工期、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的保证措施;
10)冬、雨期及农忙时节的施工安排;
11)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
12)反映所采用施工方案合理性的技术经济指标(如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工程管理曲线;分项工程进度计划等)。
责任编辑:骆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