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分享,早日上岸!

扫码了解并领取一建资讯及资料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一级建造师 > 备考资料 > 复习资料 > 正文

一建经济要点:会计核算的原则

2015-06-26 13:57  来源:来自网络  字体:  打印

  一、客观性原则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

  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含义,即真实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

  二、可比性原则

  第一,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第二,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三、相关性原则

  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经济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首先满足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其次才是其他的会计信息使用者。

  四、及时性原则

  五、明晰性原则

  六、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又称应计制或应付会计基础,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人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人和费用。

  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是收付实现制。在收付实现制下,对收入和费用的人账,完全按照款项实际收到或支付的日期为基础来确定它们的归属期。

  七、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配比原则包括收入和费用在因果关系上的配比和时间意义上的配比。

  八、谨慎性原则

  谨慎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或审慎原则,是指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汁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九、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

  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的计量。

  十、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收益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的发生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即仅仅与本期收益的取得有关,必须反映于本期的损益之中。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一般修理费等。

  资本性支出则是指该项支出的发生,不是仅仅为了本期收益,而是与本期和以后几期的收益有关系。因此,应当在以后逐步分配计入各期的费用。如购建固定资产、开发无形资产等。

  十一、重要性原则

  十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责任编辑:北卡

阅读排行

更多
招生

免费视频

更多

免费题库

更多

免费资料下载排行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