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分享,早日上岸!

扫码了解并领取一建资讯及资料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一级建造师 > 备考资料 > 复习资料 > 正文

一建机电工程考点: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的识别

2015-07-09 15:14  来源:来自网络  字体:  打印

  (一)施工工作步骤分解

  1.施工工作步骤分解时注意问题。开工前应根据现场施工作业内容、作业流程、作业种类(如土建施工、仪表电气安装、管线设备安装、焊接、防腐保温等)或作业区域划分评价单元,明确风险控制的对象,对每一项施工作业按工序分解出详细的作业步骤,编制出活动表。编制时应注意收集以下信息:作业环境、设备设施和机具、相关人员、材料和原料、施工工艺和程序、以前发生事故的记录、供应商的说明书等。

  2.项目部风险管理组织通过对各项活动和工序的分析,识别出每一作业步骤中存在的重要危害。识别工作由生产指挥者组织安全、施工、技术等部门人员和有经验的工人参加,参与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有时根据需要还应邀请供应商代表参加,以保证组织成员对施工活动过程及存在的风险有全面的认识。

  (二)应重点进行风险识别的作业

  根据施工现场作业特点,应进行重点风险识别的作业有:不熟悉的作业,如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四新”作业。临时作业,如维修作业、脚手架搭设作业。造成事故最多的作业,如动火作业易引起火灾。存在严重伤害危险的作业,如起重吊装作业。已有控制措施不足以把风险降到可接受范围的作业。

  (三)风险识别的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七种类型

  风险识别时要充分考虑风险因素产生的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七种类型。

  1.三种时态

  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在对现有的风险因素进行充分识别的同时,也要看到过去遗留的危险因素可能已经通过制定措施降低了风险,但还是存在的,可能仍在影响到现在的施工。此外,还须注意到计划中的活动在将来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

  2.三种状态

  (1)正常状态:正常施工条件下,连续长时间的工作状态。

  (2)异常状态:设备开机、停机、检修、停电等情况下,危险因素与正常状态有较大不同的状态,是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

  (3)紧急状态:可合理预见的、出现后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状态,如火灾、爆炸、中毒、坍塌、雷击、环境设备的故障等;特别注意不要遗漏紧急状态下的环境因素,组织的许多重大环境因素往往针对的就是紧急状态。

  3.七种类型: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性;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

责任编辑:北卡

阅读排行

更多
招生

免费视频

更多

免费题库

更多

免费资料下载排行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