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30 07:39 来源于网络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1.隧道施工期地质预测、预报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断层及断层影响带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
(2)软弱夹层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
(3)岩溶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
(4)不同岩性、围岩级别变化界面的位置。
(5)工程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位置和规模。
(6)含水构造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
2.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目前常用的方法:
常规地质法、物理勘探法、钻探法
3.常规地质法:
隧道爆破开挖后及时查看掌子面地质状况,描绘地质图,通过与设计资料的对比,提供地质情况预报,地质素描图应归人竣工资料。若设有平行导坑时,先行提供的地质资料对施工更有指导作用。常规地质法适用于为近期开挖、支护提供预报(设平导时视超前正洞的长度)。
4.物理勘探法:
用爆破、激振装置等手段产生弹性波或用仪器发射电磁波,对不同界面反射回的波形进行分析,预测、预报隧道前方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其占用隧道循环时间较少。
适用范围:
(1)适用于对掌子面前方和周围较大范围内的地质构造、洞穴,隐伏含水体等的探测。
(2)被探测对象与周围介质之间有明显的物理性质差异。
(3)被探测对象具有一定的规模,且地球物理异常有足够的强度。
(4)能抑制干扰,区分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
5.钻探法是最直观、可靠的超前预报手段,通过对钻孔取样的分析,判断地层变化、岩性差异、地层含水量等信息。根据需要预报的距离远近可采用不同型号的钻机(或取芯,或配合钻孔窥视仪,或根据钻进的速度变化和出水量进行地质分析)。
6.对富水隧道应及时探明地下水的储量及分布,探水的方法主要采用钻探法、另辅以电法、红外线法等。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