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3 08:09 来源于网络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矿井开拓方式的基本知识
1.矿井开拓方式的概念
矿井开拓方式是矿井井筒形式、开采水平数目及阶段内的布置方式的总称。
矿井的开拓方式按井筒形式可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四类;按开采水平数目可分为单水平开拓和多水平开拓两类;按阶段内的布置方式可分为采区式、分段式和带区式三类。
矿井开拓方式的概念是井筒形式、开采水平数目和阶段内的布置方式的组合。如“立井一单水平一采区式”、“斜井一多水平一分段式”及“平硐一单水平一带区式”等。在开拓方式的构成因素中,井筒形式占有着突出的地位,因此常以井筒形式为依据,把井田开拓方式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等几种方式。
2.矿井开拓方式的作用和地位
矿井开拓方式关系到矿井生产系统的总体部署,影响矿井生产能力和井田范围的合理确定,影响井田内的划分、井田开拓方式的确定,井筒数目及位置;主要运输大巷的布置方式及井底车场形式;确定井筒延深方式及井田开采顺序等。它既影响着矿井建设时期的技术经济指标,又将影响到整个矿井生产时期的技术面貌和经济效益。因此,对矿井开拓方式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3.矿井开拓方式的确定原则
合理集中开拓布置,建立完整的尽可能简单的生产系统,以便于集中管理和选择高效率的机械设备,为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井巷布置和开采顺序要合理,以减少资源损失,提高资源回收率为原则。
具有完善的通风系统和良好的生产环境,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安全生产创造条件。
开拓工程量小,初期投资少,建井速度快。
应充分考虑国家的技术水平和装备供应情况,同时要为采用新技术和发展机械化、自动化创造条件,减轻矿工的劳动强度。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