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4 08:50 来源于网络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注浆堵水
1.总体要求
当井下巷道穿过与河流、湖泊、溶洞、含水层等存在水力联系的导水断层、裂隙(带)、陷落柱等构造时,应当探水前进。如果前方有水,应当超前预注浆封堵加固,必要时可预先构筑防水闸门或者采取其他防治水措施。否则,不准施工。穿过含水层段的井巷,应当按照防水的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处理。
2.井筒注浆堵水
(1)当井筒预计穿过较厚裂隙含水层或者裂隙含水层较薄但层数较多时,可以选用地面预注浆。
(2)在制定注浆方案前,施工井筒检查孔,以获取含水层的埋深、厚度、岩性及简易水文观测、抽(压)水试验、水质分析等资料。
(3)注浆起始深度,确定在风化带以下较完整的岩层内。注浆终止深度,大于井简要穿过的最下部含水层的埋深或者超过井筒深度10~20m.
(4)当含水层富水性较弱时,可以在井筒工作面直接注浆。
3.注浆封堵突水点
(1)圈定突水点位置,分析突水点附近的地质构造,查明降压漏斗形态,分析突水前后水文观测孔和井、泉的动态变化,必要时需进行连通(示踪)试验。
(2)探明突水补给水源的充沛程度或者来水含水层的富水性,以及突水通道的性质和大小等。
(3)封堵突水点,注浆前,做连通试验和压(注)水试验;注浆前后,做好矿井排水对比分析。
(4)编制注浆堵水方案,经煤矿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查同意后实施。
4.帷幕注浆堵水
(1)采用帷幕注浆方案前,应当对帷幕截流进行可行性研究。帷幕注浆方案经论证确定后,应当查清地层层序、地质构造、边界条件,帷幕端点是否具备隔水层或闭合性断层及其隔水性能、地下水向矿井的渗流量、地下水流速和流向等水文地质条件。
(2)编制帷幕注浆方案,经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查同意后实施。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