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分享,早日上岸!

扫码并回复安全工程师进群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中级安全工程师 > 备考资料 > 复习资料 > 正文

2011年安全工程师《生产管理知识》第一章重点总结(1)

2011-01-26 09:45  来源:  字体:  打印

  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安全生产投入 内容讲解: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一节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必要性 《安全生产法》第四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五同时”,就是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其内容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纵向方面,各级人员(从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到一般职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横向方面,各职能部门(如安全、设备、技术、生产、基建、人事、财务、设计、档案、培训、宣传等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生产经营单位为了保证安全资金的有效投入,应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按照行业分可分为:矿山安全技术、煤矿安全技术、石油化工安全技术、冶金安全技术、建筑安全技术、水利水电安全技术、旅游安全技术等。 安全技术按照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可分为: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锅炉与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起重与机械安全技术、电气安全技术等。 安全技术按照导致事故的原因可分为: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等。 (一)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是指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采取的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的技术措施。常用的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有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等。

  1.消除危险源

  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3.隔离

  4.故障一安全设计

  5.减少故障和失误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职责为: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 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主要负责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3.生产经营单位职能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 职能管理机构负责人按照本机构的职责,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做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对本机构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职能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在本人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安全生产工作。

  4.班组长 班组安全生产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班组长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贯彻执行本单位对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督促本班组的工人遵守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切实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

  5.岗位工人 岗位工人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岗位工人要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遵守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和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的,方可上岗作业。

  三、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第三节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安排适当的资金,用于改善安全设施,更新安全技术装备、器材、仪器、仪表以及其他安全生产投入,以保证生产经营单位达到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安全生产投入资金具体由谁来保证,应根据企业的性质而定。一般说来,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等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董事会予以保证;一般国有企业由厂长或者经理予以保证;个体工商户等个体经济组织由投资人予以保证。上述保证人承担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而导致事故后果的法律责任。 安全生产投入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1)建设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如防火工程、通风工程等。

  (2)增设新安全设备、器材、装备、仪器、仪表等以及这些安全设备的日常维护。

  (3)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

  (4)按照国家标准为职工配备劳动保护用品。

  (5)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6)其他有关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如用于制定及落实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防止意外释放的能量引起人的伤害或物的损坏,或减轻其对人的伤害或对物的破坏的技术称为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该项技术是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局面,防止事故的扩大,避免引起二次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常用的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有隔离、个体防护、设置薄弱环节、避难与救援等。

  1.隔离

  2.个体防护

  3.设置薄弱环节

  4.避难与救援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阅读排行

更多
安全教材辅导书

免费视频

更多

免费题库

更多

免费资料下载排行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