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房地产估价师《相关知识》讲义(2)
第三节 城市总体规划
一、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熟悉
(一)任务:
(二)内容:城市、镇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近期为5年。
二、城市发展战略
(一)城市发展战略的含义:经济、社会、建设三位一体发展战略。整体、统筹、协调
(二)内容:三个目标: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目标、建设水平目标。
三、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了解
1、城市性质定义:所处地位和担负的主要职责。编制总体规划时,首先确定城市性质。
2、城市规模: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生产力规模;通常用人口规模来表示
城市人口规模——市区内的常住非农业人口。
3、按城市人口规模的分类:特大:100万以上;大:50~100万;中:20~50万;小:20万以下。
四、城市分区规划 熟悉
介于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之间的。期限与总体规划一致。
五、城市用地
(一)城市用地分类 熟悉
1、10大类、46中类、73个小类;
2、表1-1中应注意;
3、建设用地是前9类,不包括水域和其他用地;
4、用地计量单位:万平方米,公顷,h㎡.
判断题:09年试题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社会停车场库用地属于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 )。属于道路广场用地
(二)城市用地评价 掌握
1、自然条件评价:⑴工程地质条件:地基承载力高、地形平缓、没有冲沟、滑坡、崩塌、地震灾害;
⑵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是城市用水的水源——避免开采过渡、污染;
⑶气候条件:建筑物的朝向和间距;风玫瑰图;热岛现象;城市排水设施。
⑸城市用地使用性评价:结果——三类。
第一类:适于;
第二类:需采取一定措施;
第三类:不适于。
综合分析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1200万元依法取得了1公顷综合用地50年的土地使用权,该地块土质较差,地下水位较浅,需采用一定工程措施改善条件方适用于建造。对该宗土地进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该宗土地属于( B )类建设用地。
A.一
B.二
C.三
D.四
2、建设条件评价
包括:城市用地布局结构评价、城市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评价和社会、经济构成评价。
3、经济评价
⑴城市土地的基本特征:土地承载性、区位;
⑵区位评价:
①城市土地评价的基本思路:级差收益测算的方法进行城市土地评价;
②区位条件:三个层次、四个方面评价(土地区位、城市设施、环境、其他)。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