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房地产估价师《相关知识》讲义(20)
第二节 消费者行为理论 掌握
一、效用
1、消费者决策:在既定的预算约束条件下,为使自己获得最大满足而做出的消费选择。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本内容。
2、效用:消费者在消费某种商品时所获得的心理满足程度。
影响因素:A.商品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
B.对需要满足程度的主观感受。
3、效用的度量理论:衡量效应的尺度。
⑴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可以用数量表示消费单个物品的效用大小。
⑵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面对多个商品能按自己不同喜好排序。
二、边际效用分析
1、总效用:消费一定数量商品所获得的总的满足程度。
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某种商品每增加一个单位所获得的总效用的增加。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效用增量呈逐渐递减的趋势。
三、无差异曲线分析
1、定义:消费多种商品时,获得的效用是相同的。
2、特点:
⑴曲线斜率为负值;两种商品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
⑵同一条曲线上的不同点所代表的总效用是相同的;
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总效用;
离原点越近所代表的总效用越小;反之,越大;
⑶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每一条曲线代表的效用是不同的;
⑷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3、边际替代率:
■定义:效用不变,增加某种商品单位的消费量,则会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X代替Y.
■表示:边际替代率用曲线上点的斜率表示。每点斜率不同,边际替代率不同。
■当增加商品X的消费时,X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少,Y的边际效用会增加,所以,X替代Y的边际替代率呈逐渐递减趋势。
4、预算线:假定商品的价格和预期的支出是既定的,能够买到的商品的所有可能数量组合的集合,成为家庭预算线。
如果只有两种商品,预算线为坐标平面内的一条直线。
四、消费者均衡
1、概念:既定的收入下,购买消费品组合,使消费者获得了最大的效用总合,不再改变购买消费品的数量。
2、均衡:两种方法结果一样。 单位价格购买的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相同
看无差异曲线分析:把消费者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放在同一坐标平面内,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点,既定收入的前提下所能获得的最大效用。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