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分享,早日上岸!

扫码并回复安全工程师进群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中级安全工程师 > 备考资料 > 复习资料 > 正文

安全工程师考试《管理知识》第一章总结(3)

2011-08-31 11:03  来源:  字体:  打印

  第二节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本节大纲要求:

  1.了解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历史

  2.熟悉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

  3.熟悉事故致因理论

  4.掌握事故预防原理与原则

  一、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历程

  1.三阶段:1)被动面对事故阶段(事后管理)——事故学理论

  2)事故预防阶段——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系统安全)

  3)本质安全——现代的安全科学原理(安全系统)

  我国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3个阶段)

  (1)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了劳动保护管理系统。

  (2)20世纪末,推出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3)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理论,即安全系统理论。

  二、主要安全生产原理、原则(P5~8)

  (一)原理和原则的概念

  1.原理和原则的内涵是一致的,一般来说原理更基本,更具普遍意义;原则更具体,对行动更有指导性。

  2.按照系统的观点,管理系统具有6个特征,即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和适应性。

  3.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生产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包括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安全防护设备与设施、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和规程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等。

  (二)四大原理及原则

  系统原理(动态相关性原则、整分合原则、反馈原则、封闭原则)

  人本原理(动力原则、能级原则、激励原则)

  预防原理(偶然损失原则、因果关系原则、3E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

  强制原理(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

  三、事故致因理论的主要内容(P8~9)

  1.事故频发倾向理论(属于历史,现在已不用)

  2.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现在可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3.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可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4.系统安全理论(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

  四、事故预防和控制的基本原则(P9)

  事故预防和事故控制的概念

  对于事故预防和控制,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对策。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责任编辑:无为

阅读排行

更多
安全教材辅导书

免费视频

更多

免费题库

更多

免费资料下载排行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