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考试《管理知识》第一章总结(3)
第二节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本节大纲要求:
1.了解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历史
2.熟悉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
3.熟悉事故致因理论
4.掌握事故预防原理与原则
一、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历程
1.三阶段:1)被动面对事故阶段(事后管理)——事故学理论
2)事故预防阶段——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系统安全)
3)本质安全——现代的安全科学原理(安全系统)
我国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3个阶段)
(1)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了劳动保护管理系统。
(2)20世纪末,推出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3)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理论,即安全系统理论。
二、主要安全生产原理、原则(P5~8)
(一)原理和原则的概念
1.原理和原则的内涵是一致的,一般来说原理更基本,更具普遍意义;原则更具体,对行动更有指导性。
2.按照系统的观点,管理系统具有6个特征,即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和适应性。
3.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生产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包括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安全防护设备与设施、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和规程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等。
(二)四大原理及原则
系统原理(动态相关性原则、整分合原则、反馈原则、封闭原则)
人本原理(动力原则、能级原则、激励原则)
预防原理(偶然损失原则、因果关系原则、3E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
强制原理(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
三、事故致因理论的主要内容(P8~9)
1.事故频发倾向理论(属于历史,现在已不用)
2.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现在可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3.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可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4.系统安全理论(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
四、事故预防和控制的基本原则(P9)
事故预防和事故控制的概念
对于事故预防和控制,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对策。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扫码并回复安全工程师进群


56:42
55:00
3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