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第六章:事故预警机制(5)
(二)预警系统的功能
4部分: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和预测评价系统分别介绍:
1.监测系统(第一部分)
1)过程:通过采集监测对象(如温度、压力、液位等)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将信号经过模拟/数字转换后形成数字信号输出,或数字式传感器直接输出信号,这些信号通过传输设施(同轴电缆、控制线、电源线、双绞线等)送人计算机进行处理,处理结果经由输出接口输出或通过人机接口输出到操作控制台的显示器、LED显示器、监控系统大屏幕、记录仪、打印机等外围设备上。
2)功能:监测系统主要完成实时信息采集,并将采集信息存入计算机,供预警信息系统分析使用。
2.预警信息系统(第二部分)
功能:预警信息系统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转换功能。事故预警的主要依据是与事故有关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管理的原始信息。原始信息包括1)历史信息,2)现实信息,3)实时信息,同时包括4)国内外相关的事故信息。
组成及过程:
主要由信息网、中央处理系统和信息判断系统(三部分)组成。
信息网的作用是进行信息搜集、统计与传输;
中央信息处理系统的功能是储存和处理从信息网传入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甄别和简化。
信息推断系统是对缺乏的信息进行判断,并进行事故征兆的推断。上述三个系统有机地结合完成预警信息系统的各项活动。
1)预警信息系统的活动:(5个)
(1)信息收集;(2)信息处理;(3)信息的辨伪;(4)信息存储;(5)信息推断。
2)信息辨伪的方法:(P116,5种)
3)信息基础管理工作必须满足以下(4个)条件和功能:
(由于预警信息系统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转化的功能)
4个条件:
①规范化,每个工作岗位都需要有明确的责任和定量的要求,信息来源符合一致性要求。
②标准化,采集信息过程的计量检测等都应有精确的技术标准。
③统一化,各类报表、台账、原始凭证都有统一的格式和内容,统一分类编码。
④程序化,数据的采集、传递和整理都有明确的程序、期限和责任者。
功能: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转换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扫码并回复安全工程师进群


56:42
55:00
3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