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分享,早日上岸!

扫码并回复安全工程师进群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中级安全工程师 > 备考资料 > 复习资料 > 正文

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第十一章: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10)

2011-09-05 11:18  来源:  字体:  打印

  五、生产安全事故报表制度(熟悉)

  如何真实完整地收集和记录每起事故数据,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设计了两张基层报表,用来收集和记录企业发生的每起事故,在两张基层报表的基础上,可以派生出其他的统计报表。

  1.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2.统计内容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中最重要的就是两张基层报表,正确理解基层报表的各项指标是做好伤亡事故统计工作的基础,其他各类统计报表都是在基层报表的基础上产生的。基层报表的各项指标归纳起来分以下4个方面。

  (1)事故发生单位情况。

  包括事故单位的名称、单位地址、单位代码、邮政编码、从业人员数、企业规模、经济类型、所属行业、行业类别、行业中类、行业小类、主管部门。

  (2)事故情况。

  包括事故发生地点,发生日期(年、月、日、时、分),事故类别,人员伤亡总数(死亡、重伤、轻伤),非本企业人员伤亡(死亡、重伤、轻伤),事故原因,损失工作日,直接经济损失,起因物,致害物,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

  (3)事故概况。

  主要是事故经过、事故原因、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结案情况、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4)伤亡人员情况。

  包括伤亡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工种、工龄、文化程度、职业、伤害部位、伤害程度、受伤性质、就业类型、死亡日期、损失工作日。

  3.报表的报送程序

  伤亡事故统计实行地区考核为主的制度,采用逐级上报的程序。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责任编辑:无为

阅读排行

更多
安全教材辅导书

免费视频

更多

免费题库

更多

免费资料下载排行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