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第七章:事故应急救援(3)
三、事故应急管理的过程(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
尽管重大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但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不只限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行动。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思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以前考过)
(一)预防
有两层含义,一、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二、假定事故必然发生,通过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如加大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减少危险品的存量;开展公共教育等。
从长远看,低成本、高效率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以前考过)
(二)准备
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
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做的各种准备,包括应急体系的建立、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的落实、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建设、应急设备(施)与物资的准备和维护等,其目标是保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
(三)响应
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等。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四)恢复
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应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要求立即进行的恢复工作包括(3项):
1)事故损失评估、2)原因调查、3)清理废墟等。(以前考过)
在短期恢复工作中,应注意避免出现新的紧急情况。长期恢复包括厂区重建和受影响区域的重新规划和发展。在长期恢复工作中,应汲取事故和应急救援的经验教训,开展进一步的预防工作和减灾行动。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扫码并回复安全工程师进群


56:42
55:00
3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