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第十章: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12)
3.事故调查常用的技术方法(大纲要求掌握)
事故调查常用的技术方法有故障树分析方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方法和变更分析方法。(4个)我们这里只介绍变更分析方法
变更分析方法重点在于变更。为了完成事故调查,查找原因,调查人员必须寻找与标准、规范相背离的东西。调查有关预期变更所导致的所有问题。对每一项变更进行分析,以便确定其发生的原因。这种技术方法应遵循以下步骤:(8个步骤)
(1)确定问题,即发生了什么。
(2)相关标准、规范的确立。
(3)辨明发生什么变更、变更的位置以及对变更的描述,即发生什么变更、在哪儿发生的变更、什么时间发生的以及变更的程度如何。
(4)影响变更的因素具体化的描述和不影响变更的因素描述。
(5)辨明变更的特点、特征及具体情况。
(6)对发生变更的可能原因作一详细的列表。
(7)从中选择最可能的变更原因。
(8)找出相关变更带来的危险因素的防范措施。
4.事故分析(大纲要求掌握)
对一起事故的原因分析,通常有两个层次,即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直接原因通常是一种或多种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或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间接原因可追踪于管理措施及决策的缺陷,或者环境的因素。在事故原因分析时,应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从而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
(1)在事故原因分析时通常要明确以下内容(7个):
1)在事故发生之前存在什么样的征兆。
2)不正常的状态是在那儿发生的。
3)在什么时候首先注意到不正常的状态。
4)不正常状态是如何发生的。
5)事故为什么会发生。
6)事件发生的可能顺序以及可能的原因(直接、间接原因)
7)分析可选择的事件发生顺序。
(2)事故原因分析的基本步骤:(5步)
1)整理和查阅调查资料
2)按以下7项内容进行分析
①受伤部位;②受伤性质;③起因物;④致害物;⑤伤害方式;⑥不安全状态;⑦不安全行为。
3)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
4)确定事故的间接原因
5)确定事故责任者
(3)直接原因分析
1)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2)人的不安全行为。
(4)间接原因分析(7方面)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3)劳动组织不合理;
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
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6)没有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7)其他。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扫码并回复安全工程师进群


56:42
55:00
3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