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分享,早日上岸!

扫码并回复安全工程师进群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中级安全工程师 > 备考资料 > 复习资料 > 正文

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第十章: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12)

2011-09-05 11:06  来源:  字体:  打印

  3.事故调查常用的技术方法(大纲要求掌握)

  事故调查常用的技术方法有故障树分析方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方法和变更分析方法。(4个)我们这里只介绍变更分析方法

  变更分析方法重点在于变更。为了完成事故调查,查找原因,调查人员必须寻找与标准规范相背离的东西。调查有关预期变更所导致的所有问题。对每一项变更进行分析,以便确定其发生的原因。这种技术方法应遵循以下步骤:(8个步骤)

  (1)确定问题,即发生了什么。

  (2)相关标准、规范的确立。

  (3)辨明发生什么变更、变更的位置以及对变更的描述,即发生什么变更、在哪儿发生的变更、什么时间发生的以及变更的程度如何。

  (4)影响变更的因素具体化的描述和不影响变更的因素描述。

  (5)辨明变更的特点、特征及具体情况。

  (6)对发生变更的可能原因作一详细的列表。

  (7)从中选择最可能的变更原因。

  (8)找出相关变更带来的危险因素的防范措施。

  4.事故分析(大纲要求掌握)

  对一起事故的原因分析,通常有两个层次,即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直接原因通常是一种或多种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或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间接原因可追踪于管理措施及决策的缺陷,或者环境的因素。在事故原因分析时,应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从而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

  (1)在事故原因分析时通常要明确以下内容(7个):

  1)在事故发生之前存在什么样的征兆。

  2)不正常的状态是在那儿发生的。

  3)在什么时候首先注意到不正常的状态。

  4)不正常状态是如何发生的。

  5)事故为什么会发生。

  6)事件发生的可能顺序以及可能的原因(直接、间接原因)

  7)分析可选择的事件发生顺序。

  (2)事故原因分析的基本步骤:(5步)

  1)整理和查阅调查资料

  2)按以下7项内容进行分析

  ①受伤部位;②受伤性质;③起因物;④致害物;⑤伤害方式;⑥不安全状态;⑦不安全行为。

  3)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

  4)确定事故的间接原因

  5)确定事故责任者

  (3)直接原因分析

  1)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2)人的不安全行为。

  (4)间接原因分析(7方面)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2)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3)劳动组织不合理;

  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

  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6)没有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7)其他。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责任编辑:无为

阅读排行

更多
安全教材辅导书

免费视频

更多

免费题库

更多

免费资料下载排行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