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第六章:事故预警机制(1)
第六章事故预警机制
第一节事故预警的基础知识
本节知识结构体系(要点)(概念要系统、联系、区别来记)
大纲要求:
一、了解事故预警的任务与特点
二、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对事故预警的要求
三、熟悉事故预警管理过程
建立预警机制及其有关机制,能有效地辨识和提取隐患信息,提前进行预测警报,使企业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降低事故发生。事故预警机制已成为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技术途径。
预警:指在事故发生前进行预先警告,即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事先的预报,提请相关当事人注意。
预警机制:是指能灵敏、准确地告示危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使机构能采取有关措施的一种制度,其作用在于超前反馈、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事故发生对生命造成的侵害、对财产造成的损失。
预警系统主要有两部分组成: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
其中预警分析系统由四部分组成:1)监测系统;2)预警信息系统;3)预警评价指标系统;4)预测评价系统。
一、事故预警的目标、任务和特点(了解)P111
目标:通过对生产活动和安全管理进行监测与评价,警示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危害程度。
任务:是针对各种事故征兆的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及时报警,并根据预警分析的结果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矫正、预防与控制。
特点:5个
(一)快速性。即建立的预警系统能够灵敏快速地进行信息搜集、传递、处理、识别和发布。
(二)准确性。要对复杂多变的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关系到整个预警的成败。
(三)公开性。即事故信息一经确认,就必须客观、如实地向企业和社会公开发布。公开影响事故发生的各种信息一是有利于社会监督,二是有利于企业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发生。
(四)完备性。预警系统应能全面收集与事故相关的各类信息,据此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全过程地分析事故的发展态势。
(五)连贯性。要想使预警分析不致因孤立、片面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每一次的分析应以上次的分析为基础,紧密衔接,才能确保预警分析的连贯和准确。
预警机制作为一种制度,需要利用高科技手段,将监测到的各种异常信息在事故发生前进行预告。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