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分享,早日上岸!

扫码并回复安全工程师进群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中级安全工程师 > 备考资料 > 复习资料 > 正文

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第十一章: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6)

2011-09-05 11:16  来源:  字体:  打印

  第二节职业卫生统计基础

  大纲要求:

  一、熟悉职业危害统计指标

  二、了解职业危害调查设计的种类和特点

  三、了解职业危害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

  一、职业卫生常用统计指标(熟悉)

  1.发病率(中毒率)

  观察期内,可能发生某种疾病(或中毒)的一定人群中新发生该病(中毒)的频率。

  计算公式:发病率=同期内新发生例数/观察期内可能发生某病平均人数×100%

  常用于衡量疾病的发生,研究疾病发生的因果关系和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

  2.患病率

  表示某时点检查时可能发生某病的一定人群中患有某病的病人频率

  计算公式:某病患病率=检查时发现的现患某病病例总数/该时点受检人数×100%

  其中某病例总数包括新病例和旧病例,凡患该病的一律统计在内。同一人不应同时成为同一疾病的两个病例。

  这一指标最适用于病程较长的疾病的统计研究,用于衡量疾病的存在,反映某病在一定人群中的流行规模或水平。

  3.病死率

  在规定的观察期内,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

  计算公式:某病病死率=某病因该病死亡人数/观察期间内某病患者数×100%

  上式分母中患病情况不同,指标的概念也不同。如住院病人的病死率,分母为出院病人数。而某一地区某病病死率的分母则包括该地区所有患该病的病人。故医院的病死率不能代表地区的病死率。

  4.粗死亡率

  也称普通死亡率,某年平均每千名人口中的死亡数。

  计算公式:粗死亡率=同年死亡总数/某年平均人口数×100%

  粗死亡率和粗出生率一样,具有资料易获得、计算简便的优点,但其高低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故只能粗略地反映人口的死亡水平,不能用来衡量和评价一个国家的卫生文化水平。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责任编辑:无为

阅读排行

更多
安全教材辅导书

免费视频

更多

免费题库

更多

免费资料下载排行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