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分享,早日上岸!

扫码并回复安全工程师进群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中级安全工程师 > 备考资料 > 复习资料 > 正文

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第五章: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10)

2011-09-02 10:20  来源:  字体:  打印

  (二)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预警技术

  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

  危险源对象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的以及各种生产场所拥有的设施或设备,如罐区、库区、生产场所等对象

  2.危险源数据采集系统

  首先从危险源数据采集系统开始,分析哪些因素是造成事故的原因,找到需要采集的危险源对象和参数。

  将标准信号通过数据采集装置,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字信号,用于控制或预警系统的后处理。

  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系统主体框架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

  3.计算机监控预警系统

  监控预警系统的目的:主要是监视其正常情况下危险源对象的运行情况及状态,并对其实时和历史趋势作一个整体评判,对系统的下一时刻做出一种超前(或提前)的预警行为。(参见教材P109.)

  (1)正常运行阶段。

  正常工况下,危险源运行模拟流程,进行主要参数(温度、压力、浓度、油/水界面、泄漏检测传感器输出等)的数据显示、报表、超限报警,并根据临界状态数据自动判断是否转入应急控制程序。

  (2)事故临界状态。

  当被实时监测的危险源对象的各种参数超出正常值的界限时,监控系统一方面给出声、光或语言报警信息,由应急决策系统显示排除故障系统的操作步骤,指导操作人员正确、迅速恢复正常工况,另一方面发出应急控制指令

  (3)事故初始阶段。

  如果上述预防措施全部失效,或因其他原因致使危险源及周边空间起火,为及时控制火势,应与消防措施结合,可从两个方面采取补救措施:

  ①应用早期火灾智能探测与空间定位系统及时报告火灾发生的准确位置,以便迅速扑救;

  ②自动启动应急控制系统,将事故抑制在萌芽状态。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责任编辑:无为

阅读排行

更多
安全教材辅导书

免费视频

更多

免费题库

更多

免费资料下载排行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