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分享,早日上岸!

扫码领取二建备考资料进入二建备考群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二级建造师考试 > 备考资料 > 复习资料 > 正文

2012二级建造师水利工程复习资料:城市雨洪利用新举措

2012-01-27 16:45  来源:  字体:  打印 收藏

 2025年二级建造师新课热招中 抢跑趁现在

  雨水利用在经济技术上可行,但需政府的政策引导;下凹式绿地、生态储水井等技术的采用,需要人们树立新观念。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不透水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暴雨洪水压力。通过雨洪利用,不仅能够使城市减少热污染和干旱缺水的困扰,而且有助于增加城市水源,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近20年来,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开展了雨水利用的研究与探索。在发达国家,城市雨水利用已进入标准化、产业化阶段。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城市雨水利用虽然现在基本处于探索与研究阶段,但目前北京、上海、哈尔滨等许多城市相继开展了试点研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雨水利用主要包括雨水储存和雨水利用两方面内容。借鉴国内外城市雨洪综合利用的成功经验,本着简易可行、便于实施的原则,建议如下:

  1.加强政策引导力度。一般来讲,雨水利用系统的兴建在技术和经济上是可行的,但这项工作须由政府组织出台有关管理办法及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雨水利用的基本原则,规定新建开发建设项目均要设计雨水利用设施,并给予其优惠政策。

  2.建设下凹式绿地和花池。下凹式绿地具有蓄渗雨水、削减洪峰、过滤水质和防止水土流失的特点。清华大学专家研究表明,城市绿地花池只要下凹10厘米,对暴雨即可拦蓄81%以上。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应大力规划新建下凹式绿地花池,并逐步改造原有绿地花池。这不仅能让城市雨洪变成土壤水和地下水,增加土壤肥力,还可以节省大量绿化用水和浇水工作量。

  3.尽可能减少不透水地面。在小区庭院、城市广场、人行道等地面铺设透水方砖等,步道以下设置回填砂石、砾料的渗沟、渗井等,增加雨水入渗量。公路建设方面,尽可能地采用透水路面,通过渗透增大地下水补充量。

  4.加大雨水的贮留量。一是在绿色植被与土壤之间增设贮水层、透水层,增加城市土壤的相对含水量。同时,新建城市景观水域应尽量少地采取防渗措施,以增加雨水入渗的通道。二是对城市低洼地进行优化改造,并配以适当的引水设施。三是在城市地面以下兴建生态储水井、回灌井、渗井等雨水拦蓄设施,减少地面雨洪量,有效补充地下水。

责任编辑:向日葵

阅读排行

更多
二建机考系统

免费视频

更多

免费题库

更多

免费资料下载排行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