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分享,早日上岸!

扫码领取二建备考资料进入二建备考群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二级建造师考试 > 备考资料 > 复习资料 > 正文

2012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复习问答(十七)

2012-02-07 09:21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字体:  打印 收藏

 2025年二级建造师新课热招中 抢跑趁现在

  16.试述悬臂浇筑法施工浇筑段落、悬浇顺序、张拉及合龙顺序。

  答:(1)浇筑段落,悬浇梁体一般要分四大部分浇筑:

  ①墩顶梁段(0号块);

  ②0号块两侧对称悬浇梁段;

  ③边孔支架现浇梁段;

  ④主梁跨中合龙段。

  (2)悬浇顺序①在墩顶托架或膺架上浇筑0号段并实施墩梁临时固结;

  ②在0号块段上安装悬臂挂篮,向两侧依次对称分段浇筑主梁至合龙前段;

  ③在支架上浇筑边跨主梁合龙段;

  ④最后浇筑中跨合龙段形成连续梁体系。

  在梁段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挂篮(托架或膺架)、模板、预应力筋管道、钢筋、预埋件、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机械设备、混凝土接缝处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经签认后方准浇筑。

  (3)张拉及合龙顺序①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中,顶、腹板纵向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一般为上下、左右对称张拉,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要求。

  ②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合龙顺序一般是先边跨、后次跨、再中跨。

  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支座反力调整,按设计要求程序施工。

  17.土压平衡盾构机掘进中影响正面土体稳定的因素和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1)正面土体稳定控制包含着推力、推进速度和出土量的三者的相互关系,对盾构施工轴线和地层变形量的控制起主导作用,应在盾构施工中根据不同土质和覆土厚度、地面建筑物,配合监测信息的分析,及时调整平衡点,同时控制每次纠偏的量,减少对土体的扰动,及时调整注浆量,有效地控制轴线和地层变形。

  (2)无论哪种盾构机,都应在掘进中保证正面土体稳定,并根据地质、掘进方向、坡度、胸板等条件,正确组编千斤顶;盾构机掘进速度应与地表 建设工程教育网 的隆沉值、出土量、正面土压以及同步注浆等措施相协调;

  18.一般有哪些原因会导致盾构掘进施工遇到困难?

  答:盾构掘进中常会遇到一些不良现象,常常是因为:

  (1)对地层情况了解不详,会意外遇到地层中的障碍物,会意外遇到流沙、暗浜、承压水等;

  (2)隧道曲线段半径太小;

  (3)地质不均匀,忽硬忽软;

  (4)盾构设备自重不平衡、千斤顶顶力大小和方向有偏移、仪表不准确以及出土有异常等。

  (5)注浆不合理。为此,掘进中要随时掌握地表、地层和设备的情况,有情况及时处置。

  19.盾构掘进过程中遇到什么情况应该停止掘进?

  答:遇有以下情况应停止掘进(1)盾构前方发生坍塌或遇有障碍;

  (2)盾构自转角度过大;

  (3)盾构位置偏离过大;

  (4)盾构推力较预计的大;

  (5)可能发生危及管线防水、运输及注浆等有故障等。

  20.隧道施工中,地下水对围岩稳定性有哪些影响?

  答:理论和工程实践已经证明,水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引发围岩失稳、导致塌方的重要原因之一。水在不同地质条件中,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很大:

  (1)地下水可使岩质软化,降低强度;

  (2)地下水可使土体液化或流动;

  (3)地下水可降低岩层之间的摩阻力,促进岩块滑动;

  (4)地下水在石膏、岩盐和蒙脱石为主的黏土围岩中,还可使土体产生膨胀。

  等等这些影响将使围岩的内在物理力学性状产生变化,加之施工过程中人为因素的作用,便可导致失稳。

  21.地下水对隧道施工有哪些影响?

  答: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类。按含水性质又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及岩溶水(裂隙水的一种)。对隧道施工有影响的是潜水和承压水,较多遇到的是裂隙水。地下水对隧道施工的影响十分明显而重大。

  施工中因有地下水而发生涌水,会使挖掘面不稳定,增加掘进难度和风险,对施工中的安全、质量与进度控制构成威胁,尤其当遇到水压大、透水性高的土体透镜层,或遇到地层中储水洞穴,出现量大、高压涌水情况,常会造成重大事故。

  归纳起来,地下水对隧道施工的主要影响有:

  (1)空隙水会降低围岩的内摩擦角,危及地层自稳性,渗透水流会带走土颗粒,出现土体流动现象,导致挖掘面失稳;

  (2)掘进面有涌水时,水容易流到支护结构底部而妨碍作业,且引起支护结构下沉、断面变形;

  (3)隧道施工时侧壁涌水,会严重影响喷射混凝土黏附不牢,甚至无法施作;

  (4)隧道周边涌水会大幅降低施工效率,增加降水排水工作量,甚至影响隧道施工质量;

  (5)涌水如有冲刷,还会在喷射混凝土的背后形成空穴,逐渐扩大,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时,会使隧道变异和二次衬砌质量降低;

  (6)隧道施工采用降低地下水位方法时,会形成周围地层压密、沉降,造成地表沉降,危及地面建筑物安全;

  (7)施工中因排除地下水而出现的泥土浆水混杂问题,还需施工方充分进行泥水分离处置,保护好环境;

  (8)当地下水含有过多的游离CO2或SO2或Mg离子,地下水会对混凝土发生碳酸侵蚀;地下水对混凝土还会发生溶出型侵蚀,通过反应带走Ca(HCO32而损害混凝土。

责任编辑:棋雯

阅读排行

更多
二建机考系统

免费视频

更多

免费题库

更多

免费资料下载排行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