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专业资料 > 工艺工法 > 路桥工程 > 正文
2015-07-11 11:48 来源于网络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嘉绍大桥嘉绍大桥是世界最长最宽的多塔斜拉桥,主要出资方为中国经济强市、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大桥于2008年底正式动工,历时四余年时间建设,于7月19日零点正式通车。整个嘉绍跨江大桥和接线高速公路(嘉绍跨江工程),全长69.5公里,总造价为139亿元,大桥部分投资达63.5亿。这是绍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也是浙江省又一座世界级桥梁。大桥开通之后,绍兴到上海的车程缩短至1.5小时。
嘉绍跨江工程北起嘉兴海宁,南接绍兴上虞,由三部分组成:嘉兴地界43公里的高速连接线,连接沪杭和乍嘉苏高速公路交叉口处;在绍兴地界有13公里的高速公路,与杭甬和上三高速公路交汇;中间跨江部分就是嘉绍大桥。
与36公里长杭州湾跨海大桥相比,嘉绍大桥的跨江距离要短许多,大桥桥长只有10公里,仅杭州湾跨海大桥的1/3长度。但是桥面更为宽敞,从设计到最后规划确定,桥面宽40.5米,由6车道改成了8车道,大桥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
嘉绍大桥采用典型的斜拉桥设计,主桥由连续的5跨六塔斜拉桥组成,每跨428米,悬索的桥塔,采用钱江三桥一样的独柱设计,只不过钱江三桥是两面悬索,而嘉绍跨江大桥是四面悬索,造型更宏伟。据了解,这一技术、造型的桥,目前在国内还是首创。建成后,大桥主通航孔可达到通航3000吨级集装箱船的需要。
过去几年,虽然嘉绍跨江通道是否开工迟迟没有定论,但民间一直有说法,嘉绍大桥会对杭州湾跨海大桥产生分流客源的压力。随着嘉绍大桥的正式开工,2012年通车日期的正式确定,竞争的声音反而少了起来。
创新技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多塔斜拉桥
大桥主航道桥采用技术含量最高的6塔独柱斜拉桥方案(目前国内外修建的多塔斜拉桥多为3塔),这使主桥长度达2680米,分出5个主通航道,索塔数量、主桥长度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大桥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主桥总宽度达55.6米(含布索区)。
为何这样设计:
桥梁技术专家解释,大桥位刚好处在钱塘江尖山河段(江海交汇地方),建设条件极其特殊,由于江道宽浅、潮强流急、含沙量大等原因,使得河床冲淤变化剧烈,主槽(即主航道)会频繁摆动,幅度在1~3.3公里范围内。为防止主槽摆动对通航影响,只有多出几个主通航道,才能适应河床主槽摆幅。
世界最大直径桩
水中区引桥大量采用大直径钻孔桩(直径为3.8米,深达110米以上),单桩混凝土灌注量超过1300立方米,为目前世界上直径最大的单桩。同时取消桥墩上的承台。
为何这样设计:
“这项技术创新是由特殊建设环境所决定。”嘉绍跨江大桥工程建设指挥专家说,大桥单桩一般直径为2.5米,需3至4个组合形成群桩,才能承载桥面的受重力,现在采用大直径的单桩,既解决了受重力的问题,也最大限度减少阻水面积,从而不影响钱塘潮景观。
专家还认为,该河段河床为粉质沙土,极易冲刷,河床变化剧烈,实测最大流速达6.65米/秒以上(杭州湾跨海大桥最大水流速不超过5米/秒),几乎每天会涨退潮,潮差可达9米,大型工程船舶无法在此固定作业,无法采用传统承台施工,而采用单桩独柱的形式架桥,降低了施工风险,节省工程投资2亿元以上。
跨中独创刚性铰结构
为科学合理的解决长主梁温度变形问题,采用在全桥跨中设置刚性铰装置的创新结构体系,这种结构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
为何这样设计:
嘉绍大桥主桥钢箱梁长度大,主梁的温度变形对索塔及基础的受力影响较大,传统构造无法适应这种长主梁结构体系和嘉绍大桥特殊的建设环境。
刚性铰释放了主梁两端的纵向相对线位移,约束主梁转角和剪切位移,在满足受力要求的同时又能确保行车的舒适性。刚性铰将在钢箱梁跨中位置断开,其基本构造是在一侧钢箱梁内部放置小箱梁,小箱梁固定在另一侧钢箱梁上,另一端自由。
每250米有一个监控点,这个监控点可以进行360度的旋转,所以说大桥可以实行无盲区的管制。桥上还装有摄像头、能见度探测仪等先进科学设备,能做到实时预警、分类预警,以便于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管控措施。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