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专业资料 > 工艺工法 > 电气工程 > 正文
2014-06-09 15:49 来源于网络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1、模拟系统的接线方式和运行方式应具有代表性,除了能考核被试装置的一般技术性能外,尚应能考核在边缘条件下的技术性能和在技术说明书中所列出的特殊性能,一般一套装置需在几种接线方式和运行方式下进行试验。
2、无穷大电源未接入模拟系统前,高压侧的谐波电压值小于额定值的1.5%;三相短路时的二次电流最大值应达原型水平,单相短路时的零序回路3倍电流值应小于三相短路相电流值,短路电流中的非周期分量衰减时间常数不小于90ms(相当于短路阻抗角不小于88°)。
电源三相应平衡,在未接入模拟系统前,在额定电压下的负序相电压分量应小于0.5V(二次值),在模拟线路末端三相短路时,负序相电流应小于相电流值的4%.
3、电厂高压侧母线短路时的二次电流值(强励未起作用前)应与原型基本相同,相差不超过20%.
4、通过模拟线路的短路电流值应与按模拟系统的实际参数所计算的数值相符合。
5、如无特殊要求,模拟系统的最大短路电流值,可按原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电流误差值不超过10%额定值所允许的最大电流倍数考虑。
6、接有并联电抗器的模拟线路,在全电压情况下,将电源侧断路器断开后,在线路上的残余电压出现暂态低频分量,该电压下降到零的时间至少大于1s(实际系统可达数10s,对某些接至线路侧电压互感器的装置,可能导致不真实的结果,例如检查线路无电压的重合时间要比实际快,故对这类装置的检验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办法)。
7、应能模拟出以下几种失稳现象:
1)模拟线路输送功率在接近静态稳定极限的运行条件下(不超过电流互感器的额定值),在低压侧进行操作(在高压系统的电流或电压回路中不出现使保护装置负序和零序起动元件动作的负序与零序分量)使系统失稳。第一个振荡周期的振荡中心在被试装置所在的线路上,自正常负荷电流上升到振荡电流最大值(第一个振荡周期内)的时间在0.8~1.2s之间。
2)在双回线模拟系统中,当其中一回线无故障断开后,系统出现失稳边缘情况,第一个振荡周期大于0.5s.
3)在双回线模拟系统中,当其中一回线故障断开后,系统出现失稳边缘情况,第一个振荡周期大于0.5s.
4)在无故障的情况下单回线断开单相,使非全相运行期间出现失稳边缘情况,自正常运行电流值上升到振荡电流最大值(第一个振荡周期内)的时间大于0.8s.
5)系统失稳后能恢复稳定运行,在恢复同步运行前的1~2个振荡(摇摆)周期大于1s.
6)系统失稳后,各点频率出现偏离50Hz的现象,在振荡过程中,应能出现10Hz的频差。
但允许长期振荡不能恢复同步运行,而以手动解列。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