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造价工程师复习资料:工程造价控制的类型
我国传统的决策理论是一种建立在绝对逻辑之上的封闭式决策模型,它把人认为是绝对的理性,在工程进行决策选择实施方案时,人们本能会遵循最优化原则进行选择。而美国经济学家西蒙提出的现代决策理论的核心则是以“使人满意”为准则。他认为,人的头脑能够用来思考与解答问题的容积比问题本身的规模大的太多了,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采取接近客观的合理性举动都是比较困难的。简而言之,对于决策者来说,实现最优化决策的概率几乎为零。他认为“最优化”应该被“令人满意”取代,他认为在对项目进行决策的过程中,根据主客观因素对工程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切合实际衡量标准。如果方案满足确定的衡量标准,且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那么这样的方案就是满意方案,可以选用。否则应对原衡量标准作适当的修改,继续进行挑选。
对于我国工程造价控制长时间来,人们通常把工程造价控制简单的理解为目标值与实际值的比较,以及当实际值偏离目标值时,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原因制定下一步的对策。这样做对于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工程造价控制是有意义的。但是这样做也存在一定问题,这种调查→分析→决策基础之上的偏离→纠偏→再偏离→再纠偏的控制方法,只能明确发现偏离,无法使已产生的偏离消失,无法对可能发生的偏离进行预防,所以只能称之为被动控制。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人们对系统论和控制论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在事首先主动地采取一些防控措施,来尽力减少减少甚至避免目标值与实际值出现的偏离现象,这种方法是积极主动的的控制方法,所以称为主动控制。要想做好工程造价控制,既要做好被动控制又要做好主动控制,这样才能才能使工程造价更加合理。

扫码了解并领取一造资讯及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