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与排水
1.明排水法施工
明排水法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坑底设置集水坑,并沿坑底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坑,然后用水泵抽走。
明排水法由于设备简单和排水方便,采用较为普遍。
集水坑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走向的上游。根据地下水量大小、基坑平面形状及水泵能力,集水坑每隔20~40m设置1个。
集水坑的直径或宽度,一般为0.6~0.8m.其深度随着挖土的加深而加深,要经常低于挖土面0.7~1.0m.坑壁可用竹、木或钢筋笼等简易加固。
2.井点降水施工
井点降水法是在基坑开挖之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定数量的滤水管,利用抽水设备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落到坑底以下,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仍不断抽水。
井点降水法有:轻型井点、电渗井点、喷射井点、管井井点及深井井点等,井点降水的方法根据土的渗透系数、降低水位的深度、工程特点及设备条件等。
(1)轻型井点。
①轻型井点构造。
轻型井点是沿基坑四周以一定间距埋入直径较细的井点管至地下蓄水层内,井点管的上端通过弯联管与总管相连接,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不断抽出,使原有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
②轻型井点布置。
根据基坑平面的大小与深度、土质、地下水位高低与流向、降水深度要求,轻型井点可采用单排布置、双排布置以及环形布置;

扫码了解并领取一造资讯及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