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分享,早日上岸!

扫码了解并领取一造资讯及资料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一级造价工程师 > 备考资料 > 复习资料 > 正文

排水与降水施工

2014-11-25 16:16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字体:  打印

  1、明排水法施工

  明排水法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坑底设置集水坑,并沿坑底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使水流人集水坑,然后用水泵抽走。明排水法宜用于粗粒土层,也用于渗水量小的粘土层。但当土为细砂和粉砂时,地下水渗出会带走细粒,发生流砂现象,导致边坡坍塌、坑底涌砂,难以施工,此时应采用井点降水法。

  集水坑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走向的上游。集水坑每隔20—40m设置一个。

  2、井点降水法施工

  井点降水法是在基坑开挖之前,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流水管(井),利用抽水设备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落到坑底以下,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仍不断抽水。这样,可使所挖的土始终保持干燥状态,也可防止流砂发生,土方边坡也可陡些,从而减少了挖方量。

  1)、轻型井点。

  3~6m

  一套抽水设备能带动的总管长度,一般为100~120m.

  轻型井点布置,单排、双排、环形等布置方式。

  2)、喷射井点

  当降水深度超过8m时,宜采用喷射井点。

  3)、管井井点。

  每个管井单独用一台水泵不断抽水来降低地下水位。在土的渗透系数大、地下水量大的土层中,宜采用管井井点。8~15m.

  4)、深井井点:当降水深度超过15m时,宜采用深井井点。

责任编辑:RDX
为您推荐

阅读排行

更多
2026年造价实操

免费视频

更多
  • 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达江老师

  • 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
    建设工程计价

    李娜老师

  • 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建)

    王英老师

  • 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安装)

    陈江潮老师

免费题库

更多

免费资料下载排行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