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指导:钢筋工程要点及计算方法
大纲要求:
掌握《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规定的建筑工程及装饰装修工程工程量的计算规则。
重点难点
1)现浇混凝土钢筋、预制构件钢筋、预应力混凝土钢筋、钢筋网片、钢筋笼等,均按设计图示钢筋(网)长度(面积)乘以单位理论质量计算。
2)对于预应力钢筋、钢丝、钢绞线的长度应按以下规定计算:
低合金钢筋两端均采用螺杆锚具时,钢筋长度按孔道长度减0.35m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墩头插片、另一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钢筋长度按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墩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钢筋长度按孔道长度计算;两端均采用帮条锚具时,钢筋长度按孔道长度增加0.3m计算。
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混凝土自锚时,钢筋长度按孔道长度增加0.35m计算。
低合金钢筋(钢绞线)采用JM、XM、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钢筋长度增加1m计算;孔道长度20m以外时,钢筋(钢绞线)长度按孔道长度增加1.8m计算。
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度20m以内时,钢丝束长度按孔道长度增加lm计算;孔道长在20m以上时,钢丝束长度按孔道长度增加1.8m计算。
碳素钢丝束采用镦头锚具时,钢丝束长度按孔道长度增加0.35m计算。
3)钢筋的工程量按以下方法计算:这一部分内容是新教材增加的内容,钢筋的长度的计算方法一定要掌握。
钢筋工程量=图示钢筋长度×单位理论质量
钢筋长度=构件尺寸-保护层厚度+弯起钢筋增加长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
有关计算参数确定如下:
①钢筋的单位质量,也可根据钢筋直径计算理论质量,钢筋的容重可按7850kg/m3计算。
关于钢筋的单位质量,如果记不准时,还有一个公式可直接计算出钢筋的单位质量:每米钢筋质量kg/m=0.00617×钢筋直径的平方(这里钢筋直径的单位是mm)。比如求直径是12mm的钢筋的单位质量=0.00617×122=0.888kg/m.
②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混凝土验收规范的规定确定。
③弯起钢筋增加长度。1弯起钢筋增加的长度为S—L.不同弯起角度的S—I值计算见教材。
注:弯起钢筋高度H=构件高度-保护层厚度。
④两端弯钩长度。采用I级钢筋做受力筋时,两端需设弯钩,弯钩形式有180°、90°、135°三种。,三种形式的弯钩增加长度分别为6.25d、3.5d、4.9d.
⑤图纸钢筋搭接。图纸注明的钢筋搭接长度应根据图纸标注确定,图纸未标注的受拉钢筋可按计算。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搭接长度的0.7倍计算。
⑥箍筋长度的计算。矩形梁、柱的箍筋长度应按图纸规定计算。无规定时,可按减去受力钢筋保护层的周边长度(箍筋的内包尺寸)另加弯钩增加长度计算。箍筋两个弯钩增加长度的经验参考。为简化计算,也可近似地按梁柱断面外围周长计算。
箍筋(或其他分布钢筋)的根数,应按下式计算:
箍筋根数=[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1
箍筋分布长度一般为构件长度减去两端保护层厚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