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分享,早日上岸!

扫码了解并领取一建资讯及资料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一级建造师 > 备考资料 > 复习资料 > 正文

2017一建知识:底框结构有哪些破坏特性

2017-02-03 14:46  来源:来源于网络  字体:  打印 收藏

底框结构一般来说高度不是很高,风荷载的影响较小,主要是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当然,在某些风载较大的地区当底层没有设置抗震墙时,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特征是:

1)二层以上砖房破坏的状况与一般多层砖房基本相同。

2)底层的破坏比上面各层都严重,主要是底层柱丧失承载力,或因变形集中引起位移过大而破坏。底层柱在竖向荷载和水平地震剪力的联合作用下,沿斜截面发生破坏后,又加剧了受压破坏。有的柱由于钢筋间距过大,特别是在柱的上下端箍筋没有加密的情况下,破坏更加突出。有的钢筋混凝土柱因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太高(超过6%),使柱丧失韧性,发生脆性破坏。

3)由于底框结构上部砖房的重量较大,底部重量相对较轻,在头重脚轻的情况下再加上平面布置不对称的情况下发生扭转破坏。针对以上情况,规范规定对此类结构的底层不能采用纯框架结构,一定要在两个方向设置抗震墙,成为框架抗震墙结构。至于抗震墙的材料,在6、7度抗震设防时新规范虽然允许采用砖墙,但应计入砖对框架的附加轴力和附加剪力(老的抗震规范无此要求)。其余情况均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soso

阅读排行

更多
招生

免费视频

更多

免费题库

更多

免费资料下载排行

更多
网站地图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