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分享,早日上岸!

扫码了解并领取一建资讯及资料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一级建造师 > 备考资料 > 复习资料 > 正文

影响砂土液化的因素有哪些?

2014-06-13 14:26  来源:来源于网络  字体:  打印

  (1)沙土的组成

  一般来说,细砂比粗砂容易液化,级配均匀的比级配良好的容易液化,细砂比粗砂容易液化,主要原因是粗砂较细砂的透水性好,即使粗砂有液化现象发生,但因孔隙水超压作用时间短,其液化进行的时间也短。

  (2)相对密度

  松砂比密砂容易液化。在粉土中,由于它是粘性土与无粘性土之间的过渡性土壤,因而其粘性颗粒的含量多少就决定了这类土壤的性质,从而也就影响液化的难易程度。

  (3)土层的埋深

  砂土层埋深越大,即有效覆盖压力越大,砂层就越不容易液化。地震时,液化砂土层的深度一般是在10m以内。

  (4)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浅的比地下水位深的容易发生液化。对于砂类土液化区内,一般地下水位深度<4m,容易液化,超过此深度后,就没有液化发生。对粉土的液化,在7度、8度、9度区内,地下水位分别小于1.5m、2.5m、6.0m,容易液化,超过此值后,则未发生液化现象。

  (5)地震烈度大小和地震持续时间

  多次震害调查表明:地震烈度高,地面运动强度大,就容易发生液化。一般5~6度地区很少看到有液化现象。实验结果还说明,如地面运动时间长,即使地震烈度低,也可能出现液化。

责任编辑:soso

阅读排行

更多
招生

免费视频

更多

免费题库

更多

免费资料下载排行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