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分享,早日上岸!

扫码了解并领取一建资讯及资料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一级建造师 > 备考资料 > 复习资料 > 正文

生产布局的发展简况

2014-06-20 10:28  来源:来源于网络  字体:  打印

  由于谋求经济利益的需要,人们对生产布局的意义和作用很早已有认识,产生了合理部署生产的思想。中国战国时期的著作《管子·地员》篇、《管子·乘马》篇等,探讨了农业与土壤相互关联的规律以及城市建设的选址条件;汉代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则具体说明了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对生产分布的作用,特别是把人类的劳动看作地方经济开发的前提。19世纪后期开始,为了提高布局的经济效益,牟取最大利润,欧洲一些经济学家开始从理论上探讨生产布局。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从经济学角度,主要以运输费用的大小来分析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方向和区位,其中工业区位论还联系到原料和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和工业的集聚进行分析,作出区位的结论,一直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地理学家的重视,并加以发展。苏联的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重视生产布局的研究,在列宁一系列有关的思想指导下,建立和发展了生产布局的理论和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经济地理学者吸取了苏联生产布局的经验,根据中国的国情,在生产布局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和研究。

责任编辑:soso

阅读排行

更多
招生

免费视频

更多

免费题库

更多

免费资料下载排行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