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9 09:12 来源于网络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1)挤土效应使桩顶上浮。沉桩过程中挤密了土体,使土的孔隙率减少,土体在水平方向被挤密后,然后土体被动地向上挤密或蠕动,土体由于竖向应力相对减少,造成土体向上移动地面隆起,桩身受到向上的摩擦力使桩体上浮。另外,在饱和粘性土中,由于沉桩挤土产生了超静孔隙水压力,也是造成桩体上浮的一个原因。
2)锤击法沉桩桩顶上浮比静压法明显,当落锤作用在桩顶时,桩顶下移,根据应力波理论,桩身产生竖向应力波,此时应力波通过桩周土向桩四周传播,同时,桩周土也产生向上的应力波,从而使其它相邻桩受到向上的力并移动。当桩间距较小时,锤击沉桩对其它桩产生的上浮力要大些。
3)土体回弹使桩顶上浮。根据设计要求某些桩顶高程在自然地面以下,例如:框构桥基底采用管桩加固时,桩顶高程在自然地面以下,需要采用送桩器把管桩送到地面以下5~6米深,基坑开挖后,由于基底卸载使土体回弹,造成桩顶上浮。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