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14:04 来源于网络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1.荷载中心宜与桩形心重合。
2.桩平面布置宜均匀(但不强求)。
3.巧用桩自动布置方式,结合人工初算柱下所需桩数进行柱周围桩的布置。
4.在上步的基础上,在空白处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补入部分桩。
5.总揽全局,做局部调整桩位。
6.合理确定桩筏分担比,调整桩参数,桩顶反力。
7.试算,调整,多次反复,达预期目的。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