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资讯中心 > 建设趣闻 > 正文

俄式建筑街坊里的变与不变

2012-12-10 15:04  自由建筑报道  【  【打印】【我要纠错】

  坊间故事

  与城南、城北的飞速发展相比,西安城西的变化似乎并不引人瞩目被称为“电工城”的大庆路沿线区域,留存着不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俄式建筑,它们也成为外界对这里的标志性记忆。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片区域数以十计的俄式建筑街坊里,人们的生活状态有着怎样的变化?彼此之间不变的又是什么?近日,记者走进丰登北路旁的中国西电集团8号街坊小区,通过迮永根一家近50年的居住记忆,探访俄式建筑街坊里的变与不变。

  难忘“筒子楼”

  从拥挤“上下铺”到生火架烟囱

  “这里就是我刚来单位时住的地方,当时是四人间,上下铺,我住在5楼……”1939年出生的迮永根在中国西电集团西变公司工作了约35年,如今,退休已经12年的他,仍然经常来到这里寻找回忆801号楼,是他在西安最初的家。

  乍一看去,这是一栋非常普通的临街五层建筑,东面紧邻丰登北路,北侧是人来车往的大庆路,乳白色中略微泛黄的外墙体,展示着它低调、内敛的“性格”。或许,正是由于这种不显眼,过往人群大都不会向其投去关注的目光。然而,红瓦覆盖的“人”字形楼顶,一排排紧密整齐的方格窗户,似乎又向外界展示着它不凡的阅历。

  “这是8号街坊的第一栋楼,据说是1958年刚建厂时盖的,曾作为办公楼。1965年我来这里时,它已经改成厂里的单身住宅楼了。”顺着迮永根的指引,记者从楼体东侧的入口走进这幢建筑,映入眼帘的,是数十米长、光线幽暗的狭长通道,是两侧相对而设的户门……一个词顿时跃入脑海筒子楼。

  “没错,筒子楼有它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尤其是在人多楼少的建厂初期。”迮永根指着楼梯扶手上圆润的纹饰说,西电集团生产区、生活区的很多设施都是前苏联援建的,建筑物也自然带有异国风格,房间内部较高,便于放置上下铺。“那时我们4人住一间,总面积不到10平方米,非常拥挤。”

  1966年,也就是迮永根在801号楼居住1年多之后,他与同在西变公司工作的李玉英结为夫妻,居住地搬到了911号楼。“这里仍然可以称为‘筒子楼’,虽然面积约20平方米,但3家合用厕所,厨房也设在外面。”迮永根回忆道,每到冬天他们得在屋里点煤炉、架烟囱取暖,原本不大的屋子更显拥挤。“那时,每天中午、下午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炉门让火旺起来,做饭、取暖都得靠煤炉,买煤、搬煤也是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1968年、1971年,迮永根夫妇的两个孩子:女儿迮违、儿子迮挺相继出生,一家四口挤在如此狭小的房间里显然十分不便。在单位的协助下,他们先是搬到了908号楼,很快又回到了911号楼,虽然仍是这栋楼,但换了间房子,四口人的居住空间显得不那么局促。直到1999年底搬进位于昆明路附近、面积约70平方米的单元房之前,迮永根一家在“筒子楼”里度过了难忘的30多个春秋。

  邻里见真情

  从组装电视机到重病伸援手

  11月29日,在8号街坊的高层建筑803号楼里,记者见到了迮永根的妻子李玉英,她正在学习使用孩子送给她的平板电脑。

  “这里是迮违的房子,我们老两口暂住这里,迮挺也住在这栋楼上。”李玉英说:“从建厂初期开始,这片居住区大都被住户统称为西电集团丰登路小区,后来,8号街坊小区的称谓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从这种划分上来说,我们住过的908号楼、911号楼虽然紧邻8号街坊,但并不属于此。”

  “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李玉英表示,较之于住房条件的变化,8号街坊住户之间的情谊没有改变。“可以说,这是一种积蓄了多年的‘内迁之情’。”

  回想初来乍到的岁月,李玉英十分感慨。“西变公司最初的职工,绝大部分来自上海和沈阳的几家工厂。大约在1966年,上海迁过来800多名职工,包括家属在内就有近2000人。”她说,自己和丈夫在上海时就是邻居,迮永根当时在上海电机厂工作,她比他早一年来到西变公司。“同样面对陌生的城市、不尽相同的生活习惯,住在8号街坊的人们互相扶持,久而久之形成了深厚的情谊。小到买菜接孩子,大到扶危济困,邻里间的真情让街坊里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对于曾在8号街坊居住过的职工“老李”来说,1977年的那场重病让他终身难忘。由于身体欠佳和劳累过度,“老李”突然出现了半身不遂的症状。作为“老李”曾经的邻居和好友,迮永根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帮他寻医问药的重任。

  “那时‘老李’已经搬到其他院子了,我每次跑的路程也挺远,想想他的孩子那么小,我就下决心一定要帮他治好病……”迮永根回忆道,当时他跑了好几家医院,神经科专家都表示无能为力,但他并没有气馁,坚持走进西安一家又一家医院,最终使“老李”走向了康复之路。

  如今,迮永根和“老李”见面时还会聊起当年的趣事。“1975年前后,那时街坊邻居里很少拥有黑白电视机,‘老李’对这方面很有兴趣,我俩就学着自己组装。”迮永根告诉记者,他们利用休息时间去南门等地买零件,最初组装几英寸的小电视机,后来组装14英寸的。“那时,很多邻居都搬着小凳子挤在我家看电视节目,非常热闹……”

  50多年来,不少8号街坊的住户因单位住房调整搬到了其他小区,但那份浓浓的情谊却始终维系着。在迮永根夫妇看来,8号街坊一直在发展,改变的是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不变的是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和谐。

  街坊“第二代”

  从“进城”开眼界到购物“不出门”

  上世纪90年代之前,对于住在8号街坊的职工来说,“走出家门迈进厂门,走出厂门回到家门”已成为一种生活定式。说起业余生活,那时住户们大都围绕街坊内的俱乐部展开,合唱、跳舞、看电影,充满了集体的回忆与欢乐。

  “到我们这一代人,情况有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等方面,比如下班后在外聚餐,或是进行‘K歌’等娱乐活动。”迮挺是8号街坊的第二代人从小在这片区域成长,如今已在西变公司从事管理工作的他仍居住于此。

  “就拿购物来说,我小时候,父母几乎每周都要带我和姐姐去‘土门市场’(现在已成为西二环),蔬菜、水果、调味品……每次都要买回好多东西攒起来,可以吃一周甚至更长时间。”迮挺说,和市中心、城南等区域相比,城西区域的商业氛围并不浓厚,人们的消费、购物观念也会存在差距。“那时我们去钟楼叫‘进城’,去北大街、南门、小寨等地也这样说,似乎只有在这些称为‘城里’的区域,大家才能大开眼界。”

  现在的8号街坊,不仅周边遍布着商业店铺,街坊里也经常出现快递员的身影足不出户的网上购物,已成为越来越多男女老少的购物选择。

  “在不少西安人眼中,城西的这些老街坊似乎几十年一成不变,但我认为并非如此。”同样在西变公司从事管理工作的迮违说,企业的发展助推了住宅区生活水平的提升,楼变高了,屋子变宽敞了,路面变平整了……

  迮违认为,相比于这些能看到和体会到的变化,8号街坊里的那份“不变”更显珍贵。作为生活在这里的第二代人,他们相互之间有着相同的成长背景、相近的生活经历,无形中拉近了彼此心灵间的距离。

  “和父辈们一样,我们这一代人不管彼此是否相识,‘天生’的亲近感让大家把互助、友爱、和谐延续下去。”迮违说,一家三代都生活在这里的情况并不多,不少“第三代”上大学后去了其他地方。“即便如此,我还是希望大家能把这份情谊延续下去,见面亲切相谈,遇事友善互助,让8号街坊成为维系情谊的长久纽带。”

  街坊今昔

  筒子楼渐少 高层楼增多

  1958年6月,一批满怀豪情的创业者,来到西安城西一片杂草丛生的古河道上,平沟填壑、夯土奠基,拉开了艰苦创业、建设西变的序幕。

  建厂初期,这里只有801、802、803三栋单身住宅楼,都是具有明显的“俄式”特征,西变公司一些退休职工坦言:“当初,这些楼就是按照苏联图纸盖的。”随着楼宇的逐渐增多,俱乐部、食堂等一系列配套设施也在附近建成,那时的8号街坊,“俄式”元素可谓随处可见。

  改变,发生在大约10年前俱乐部、食堂等建筑被拆除,建起了807、808两栋现代化设施较为齐备的多层单元楼,“俄式”风格一统街坊的局面被打破;大约3年前,802、803两栋单身住宅楼也被拆除,拔地而起的是一栋32层的高层住宅楼,但仍沿用了803号楼这个编号……

  如今走进8号街坊,人们会发现“筒子楼”、多层单元楼、高层住宅楼并存,“俄式”建筑的元素逐渐稀少,现代化的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日益完善这片“50多岁”的老住宅区,一直在跟着时代的脚步前行。

  坊间素描

  绿街心承载三代人欢笑

  去过大庆路的人们,大都会对那片长达数千米、宽约50米的街心绿化带有着深刻印象。8号街坊的住户,喜欢把这里称为“绿街心”。

  1964年,20岁左右的寇升学从延安来到了西变公司,成为这里的一名工人。几十年来,“绿街心”在他和家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刚来这儿时,‘绿街心’的树苗还比较细,里面也没有路,但即便如此也让我感到了震撼绿化带的规模确实很大。”

  住在紧邻“绿街心”的8号街坊,寇升学经常去那里散步,看着里面的树木逐渐长大,他心中也充满了喜悦。在和同事聊天中,寇升学得知了建设“绿街心”的原因当初建设项目进行时,考虑到隔离噪音等因素,把厂区建在路北,居住区设在路南,中间用规模巨大的绿化带分隔。

  在他的记忆中,“绿街心”在上世纪80年代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造,树木变得更加整齐,树林中也有了道路。“那时,孩子很喜欢来这里玩耍,我们站在树林中看夕阳西下,非常漂亮的景象。”寇升学说,自己2001年退休后,来这里锻炼的次数就更多了,置身于此,心灵会感到十分安静。“虽然我的‘第三代’不在这里居住,但每当他们来到我家都要去‘绿街心’玩耍,欢声笑语在这里延续了一辈又一辈。”

  街坊速写

  上学看病不走远

  从干净整洁的楼道和路面,到住户墙上的书画和球拍;从欢声笑语结伴上学的孩子,到精神抖擞走向厂门的职工……在8号街坊的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一种浓厚的生活气息,从中透露出住户们对待当下生活的那份细致和对未来更好生活的向往。

  随着城市骨架的拉大,居住上班分离现象愈发普遍,由此带来了诸多不便,譬如: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上下班途中、孩子上学和放学需要长距离奔波……然而,对于8号街坊以及附近数以十计的居住区来说,那里的人们大都无此之虞不仅厂区离家不远,就连幼儿园、小学、中学、医院等设施也分布在居住区周边,省去了路途的耗时,住户们有了更多业余时间打理生活。

  1985年进入中国西电集团西变公司的叶菁,曾在8号街坊及周边居住区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她说:“如今,我儿子也在这里上学,从家出发,走路三五分钟就能到校……晚饭后我们一起打扫屋子、出门散步,生活井然有序。”

责任编辑:风信子
延伸阅读:俄式建筑 街坊 筒子楼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