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9 14:41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1)装配整体式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框架核心筒结构的伸缩缝可根据结构具体布置
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时,框架剪力墙结构按露天数值采用。
位于气候干燥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区的结构或经常处于高温作用的结构,室内构因施工长时间外露以及采用滑模施工的剪力墙结构, 混凝土采用后浇带施工,或采用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时,表4-9 中数值可以适当加大。通过施加预应力,在混凝土中产生预压应力,可以抵抗钢筋混凝土在干缩或冷缩时产生拉应力,使混凝土延时开裂或不开裂。
伸缩缝处的基础可以不断开。
(2)沉降缝:高层建筑解决建筑各部分沉降差大体上有三种方法处理:其一是设置沉降缝,称为“放”;其二是采用端承桩或利用刚度较大的其他基础来避免和抵抗沉降差,称之为“抗”;其三是采用留后浇带来作为临时沉降缝等沉降基本稳定后再连为整体,不设永久性沉降缝,称为“调”。
沉降缝一般在下列部位设置:
建筑平面转折部位。
高度差异较大处。
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明显的差异处。
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
分期建设房屋交界处。
沉降缝设置的宽度为:二、三层取50 mm~80 mm,四、五层取80 mm~120 mm,五层以上不小于120 mm.在沉降缝处房屋应连同基础一起断开。
(3) 防震缝:建筑物各部分层数、质量、刚度差异过大或有错层时,采用防震缝分开。防震缝最小宽度要求:框架结构高度不超过15 m 的部分可取70 mm;超过15 m 的部分,6度、7度、8度和9 度相应每增加5 m,4 m,3 m 和2 m 宜加宽20 mm;框架-剪力墙和剪力墙可分别按上述数字的70%和50%采用,且不应小于70 mm.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