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监理工作的业务水平,便促进项目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我公司员工编写了种种监理控制案例,内容涉及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和安全控制。现上传以供交流参考。
监理质量控制案例
某长输管线项目,四月二十九日一段管道在下沟前试压时,监理发现紧靠身边的φ323X7.9的59163号钢管有渗漏现象。由于管子制造厂内的在线、离线超声波检查记录均在厂家,经业主到厂家查询,该钢管生产厂家在二月二十二日超声波在线探伤手写记录己显示不合格,并有缺陷喷标管号,二月二十七日人工离线超声波检测手写记录也显示不合格。这一厂家此前在其他长输管道中也有过管道漏检质量事故的记录。这一批钢管约七百多吨,有的已经焊好并穿越。监造人反映,在厂水压试验时,焊缝位置没有正朝上,保压时间十四秒,渗水量比较小,不易发现。建设单位要求对该批管子生产过程记录彻底检查,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在管线焊接、拍片、试压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异常,压力是否稳定。生产厂家要派人参与,并签字确认。业主决定立即对该批钢管的使用单位领用、现场位置追溯,对已焊好和穿越部分先采取施压方式查漏,对未焊和未下沟的管线,由生产厂家逐根检查,并将结果报业主。业主在纪要中指出:厂家应对所提供的材料作出质量承诺,因母材及焊缝质量问题引起的一切损失均由厂家承担。从上述情况中,我们可以发现哪些问题?应该怎样处理?监理应从中获得哪些启示?(为分析方便,上述未提及的信息均视同没有)
参考答案
管道监造人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对管道在线和离线的超声波探伤发现的问题记录视而不见(假定这些问题确实是有记录的),检查不到位,明知在厂水压试验焊缝位置未朝上、保压时间不够,未能加以处理,具有不可推卸的质量责任。
现场人员用肉眼对于长距离的管线打压时微量渗漏检查效果是无法与无损检测相比的。在厂的检试验是最关键的,此类资料不齐备,监造不应该放行。
从事后才到厂家查找资料看,建设单位对管道厂家的质保资料完整、准确、及时提供要求不严,对监造方工作成果要求不严,施工和监理未能按照《条例》要求规定的程序进行验收,错过了施工前质量验收时发现问题的机会。
仅从事后查找厂家的记录发现问题是不够的,因为厂家如果检测发现问题,又没有任何处置(例如不合格品的处置、不合格品的追回),表明了厂家的质保体系很成问题,诚信很成问题,这些记录当然已不足以成为证明其他管道没有问题的依据。所以,有必要对同一来源的管道从材料验收起每一个环节都加强检查,例如,对该批钢管的使用单位领用、现场位置追溯,对已焊好和穿越部分先采取施压方式查漏,对未焊和未下沟的管线,由施工、监理负责逐根检查和由第三方进行其他一些必要的无损检测,增加的费用由生产厂家承担。
监理应从本事件中吸取教训,严格加强对设备材料的进场验收,对进场设备材料的的质量保证资料应详细核对,重要检试验及合格指标要全面核查,凡有监造的,还要详细检查监造报告和相关检试验记录,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场。
上一篇:监理工作——开工报审的具体要求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